AR眼鏡,對于許多人來說或許都是一個陌生玩意,一些朋友更是對AR眼鏡一無所知,“那是什么?好用嗎?”是我聽到過的最多回答。對此我并不感到意外,因為國內的AR產品進入到真正能用的階段,滿打滿算也就最近幾年的事情,在此之前AR眼鏡都是一種新穎卻并不好用的“玩具”。
不過,隨著AR的相關技術、生態成熟,最近兩年的AR產品也逐漸走入到一些用戶的視線中,一些人甚至開始詢問我:“AR眼鏡好用嗎?”。在我看來,AR眼鏡好用與否,主要取決于你是否能夠get到它的使用場景和方法,如果可以,那么對你來說就是一款物超所值的產品。
縱觀國內的AR市場,目前也是處于群雄逐鹿的階段,在市場統計中,雷鳥創新是目前最受歡迎的AR眼鏡品牌之一,在京東等平臺的銷量均保持領先,在市場份額占比上也是第一。
(相關資料圖)
此前我就評測過雷鳥創新的Air 1s,說實話那款產品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較于我以前玩過的AR眼鏡,Air 1s從佩戴舒適度到顯示效果都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讓我清晰的意識到:“現在的AR眼鏡已經不是‘玩具’了”。在我看來,AR眼鏡的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顯示效果,在這點上Air 1s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但是雷鳥創新似乎并不滿足于此,在時隔數月后又發布了升級版Air Plus。
圖源:雷科技攝制
作為一款定位相似的新品,Air Plus對顯示質量與顯示尺寸均進行了升級,作為影響用戶體驗的兩大核心參數,Air Plus加量不加價的升級,確實讓人感覺到了雷鳥創新對市場的上心。
所以,在聽聞Air Plus上市后我很快就整了一臺回來,看看它與Air 1s相比到底升級了多少,是否真的能帶給我不一樣的體驗。
體驗升級、舒適依舊
實際上,在聽聞Air Plus對亮度、清晰度、顯示尺寸等參數進行升級后,我本以為Air Plus的產品重量會有較為明顯的提升。但是從佩戴的感覺來看兩者幾乎沒有區別,官方給出的數據則顯示Air Plus對比Air 1s重量反而還輕了2g,產品的亮度與顯示尺寸居然還能明顯拔高一個層級。
此前和雷鳥創新的朋友閑聊時,他們提到雷鳥創新擁有完整的AR產業鏈,從顯示方案到產品結構均為自研,脫胎于TCL創新實驗室的研發團隊,技術實力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所以他們能夠針對用戶和市場的反饋對產品進行快速迭代,并且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所以,Air Plus雖然看起來外觀變化不大,但是其內部的優化與升級其實非常多,比如更舒適的空氣膠囊鼻托、遮光率更低的鏡片等,原本我有點擔心降低遮光率是否會對Air Plus在戶外的使用造成影響,不過后續的實測來看似乎多慮了,這點我們放到后面再談。
圖源:雷科技攝制
降低了遮光率的鏡片讓Air Plus從正面看過去更像是一副普通的墨鏡,相較于上一代顯得更加低調,在戶外使用的時候也不會太過引人注目。
圖源:雷科技攝制
除了對鏡片的改動外,Air Plus的其余改動并不多,上一代頗受好評的設計均被保留了下來,內側還設計了磁吸結構,可以安裝定制的矯正鏡片。此前,一些戴著眼鏡的朋友總是和我吐槽,買了AR或者VR眼鏡后才發現這些產品對近視用戶并不友好。
雖然不少AR眼鏡都采用了可調節的度數設計,但是這種內置到眼鏡內部的調節結構只能滿足矯正近視眼的效果,對于散光、遠視等問題,基本上就無能為力了。所以,目前AR眼鏡等頭顯設備的最佳解決方案還是定制鏡片并嵌入到顯示系統中,為了更好地使用體驗,雷鳥創新十分干脆的為每位用戶都提供了免費的鏡片定制服務,只需要提交驗光報告給客服就可以免費獲得定制的光學矯正鏡片。
圖源:雷科技攝制
另外,雷鳥創新此次還給我帶來了另一個驚喜,一個小巧的“遙控器”,當然,這玩意的真實身份其實是雷鳥創新為AR眼鏡定制的影音魔盒,內置了一套操作系統和蓄電池,讓AR眼鏡可以脫離PC、手機等設備單獨運行,同時為Air Plus提供無線投屏等功能。
圖源:雷科技攝制
雷鳥魔盒是雷鳥創新對于AR生態的一個新探索,不僅將手機從AR眼鏡的使用中解放出來,而且定制化的系統也可以提供更流暢、更豐富的服務,具體的體驗我們后續再談,先來看看這個小小的“遙控器”吧。
雷鳥魔盒的外觀十分適合單手握持,只需要簡單操作幾次后基本上就可以完全盲操,在左側是輕語按鍵,可以一鍵開啟輕語模式,縮小眼鏡聲音的溢出范圍。右側則是開機鍵和音量鍵,均做了對應的突出紋理,可以僅憑觸覺就知道觸碰到的是什么按鍵。
圖源:雷科技攝制
正面的設計也是十分簡單,排列在同一個高度的菜單、主頁、返回三大金剛,大面積的圓環方向鍵和居中圓形確定鍵,對于多數人來說這都是一個符合操作習慣和直覺的設計。
小巧的體積,讓其甚至可以和Air Plus、連接線等必要外設一起收納進附贈的保護盒中,只需要一個包就可以輕松帶走一臺“巨屏電視”。
圖源:雷科技攝制
科技的進步,總是能夠讓人感慨萬分,如果以前有個AR眼鏡,漫長的通勤時間就不會過于無聊了。接下來讓我們看看Air Plus的具體表現如何,以及它是否能夠再一次滿足我對數碼產品的苛刻要求。
從“娛樂”到“生產力”,AR到底怎么“玩”?
雷鳥魔盒與Air Plus兩者組合在一起就可以輕松變成一個隨身的便攜大屏娛樂設備,此時或許有朋友會好奇,在線觀影,那么我在高鐵、汽車上沒有WiFi怎么辦?難道要一直開著手機熱點?如果是在沒有網絡的飛機上呢?
有意思的是,雷鳥創新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為魔盒額外添加了內存卡和U盤讀取功能,用戶可以提前將電影等文件存儲到內存卡/U盤中,然后通過魔盒的播放器直接播放,即使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可以隨意使用。
作為Air Plus推薦的影音套裝方案,在實際體驗后,我也對這個小小的玩意有了新的認知。
從功能來說,雷鳥魔盒支持的功能要略少于手機上的APP,但是在流暢性等方面的表現十分不錯,而且擁有TCL的影視生態內容支持,此外還支持安裝APP,如百視通小電視、CIBN等,基本上不用擔心找不到你想看的影視劇(實在找不到還可以使用內存卡大法)。
圖源:雷科技攝制
簡單來說,你可以將其完全當成一個隨身內容盒子來看待,因為我在思考如何從Air Plus中錄制出魔盒畫面的過程中,嘗試著將魔盒接入一臺支持type-c接口信號輸入的顯示器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后,畫面意外地出現在了顯示器上,雖然有提示窗口表示連接的設備非“雷鳥AR眼鏡,可能無法提供最佳的體驗”,不過簡單地看一下功能布局和應用還是沒問題的。
圖源:雷科技攝制
注:此為顯示器顯示效果
咳咳,讓我們回到Air Plus身上,作為Air 1s的升級版,它的亮度與畫面尺寸都有了明顯的升級,可以提供一幅在六米距離上等效于215英寸的巨幅畫面,并且入眼亮度也提高到了600尼特,同時支持60Hz和120Hz兩種幀數模式。
Air Plus相較于前代提升了不少的入眼亮度,或許就是雷鳥創新選擇將外遮光率降低的原因。在體驗的過程中,雖然在深色或暗光畫面時可以略微看到前方的現實環境,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都并不明顯,畫面亮度和色彩表現足以將視野遮蓋住。
圖源:雷科技攝制
此外,最讓我驚喜的是120Hz模式下Air Plus的流暢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連接到支持120Hz輸出的設備上時,可以得到更流暢、順滑的畫面。在之前的Air 1s體驗中,我曾經將其接入到PS5中作為大尺寸巨屏使用,雖然體驗不錯,但是最高60Hz的幀率對于習慣了高刷的玩家來說確實有點難受。
而且在翻出Air 1s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對比體驗后,我發現Air Plus還要一些升級是他們鮮少提到的,比如畫面的清晰度(MTF)、畫面的畸變修正等,相對于Air 1s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使得體驗得到明顯升級,按照手機市場的命名方式,這款產品或許命名為Air Pro Plus更合適一些。
在不少人的眼中,AR眼鏡的用途無非就是娛樂影音,在前往佛山的路上,我的同事就用它看了半部電影,并且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畫面很不錯,而且音頻效果也很好,就算視線正對著車窗外也幾乎不影響畫面顯示”。
圖源:雷科技攝制
彼時的車輛正行駛在廣州到佛山的路上,時間為中午十二點,雖然車身遮擋了部分陽光,不過車輛的天窗遮光蓋是開啟的,車內的光線環境要比一般情況下好很多,即使如此Air Plus依然給出了讓人滿意的觀看體驗,確實有點出乎我的預料。
在行車的過程中,因為后排坐了三個人,所以我與同事之間的距離是相當接近的,在我的提議下,他通過魔盒側邊的輕語按鍵進行了聲音模式切換。而我在距離同事不到50cm的情況下,明顯感覺到原本還能聽到一點的電影對話聲此時已經完全消失,如果是在高鐵、飛機等間隔更大的環境下,配合環境噪音,基本上可以獲得一個非常隱私的私人觀影空間。
而且,到了后半段,同事已經開始以一個十分舒適的姿勢完全倚靠在座椅上看電影,直到我們到達目的地,同事才依依不舍地將Air Plus交還給我,甚至打聽起了產品名稱,說不定接下來的京東自營店就要多一位客戶了。
圖源:雷科技攝制
此次出行前往佛山,主要是為了進行一些產品的拍攝,而我則是蹭車去做Air Plus評測的,為了更好地體驗Air Plus的作用,我在露營地開始了工作。用Air Plus在戶外工作的體驗比我預想的要好不少,不僅是為我提供了更大的電腦畫面,甚至可以提升筆記本電腦的續航。
圖源:雷科技攝制
雖然聽起來有點魔幻,但是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確實如此,因為筆記本電腦在戶外往往需要將屏幕調至最高亮度來獲得良好的顯示效果,而屏幕的耗電其實比大多數人預料的高很多。所以,只需要將屏幕顯示切換到僅在2號顯示器顯示(Air Plus),此時筆記本電腦本身的屏幕就會關閉,只需要負責供應Air Plus的耗電即可。
在后續的單獨測試中,我分別使用主屏幕和Air Plus半小時,筆記本電腦的電量分別下降了12%和9%,降低了約3%的耗電,簡單換算下,續航時間分別在8小時和11小時左右。換言之,在具備更好的顯示效果的情況下,Air Plus還能將筆記本電腦的續航提升約37.5%。當然,這里的數據也取決于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功耗、屏幕亮度等參數,但是意料之外的幫助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注:使用主屏幕工作半小時
注:使用Air Plus工作半小時
在我看來,即使只是提高20%左右的筆記本電腦續航,恐怕都會有不少重度移動辦公用戶都會對此心動,而且Air Plus所給予的是一個完全隱私的辦公空間,一些敏感的數據報表、文字、圖片信息,都可以安心地放在Air Plus中進行處理,旁人只能看到默認的桌面甚至是一個關閉的屏幕。
有意思的是,Air Plus在工作效率上所帶來的提升也不容忽視,比如在查看有大量橫向數據行的表格時,同一份表格我在14英寸的筆記本電腦上只能瀏覽到M列,而在Air Plus上則可以看到Q列,顯著提升處理大量數據工作時的效率。
注:14英寸2K分辨率
注:Air Plus
這也是為什么我在體驗過程中,有不少時間里是將Air Plus作為一個生產力工具來使用的,特別是在移動辦公時,Air Plus的體驗出乎我的預料。對于經常差旅中寫稿、審稿、編輯報表的我來說,Air Plus或許會成為我的出差常備裝備之一。
當然,我帶Air Plus出差也不是完全為了工作,不管是工作結束后躺在酒店里看電影,還是玩玩Switch,Air Plus都要比酒店普遍配備的垃圾電視機效果好上許多,而且可以隨意變換位置,找個舒適的位置觀看,讓差旅生活也能變得愜意。
圖源:雷科技攝制
此外,對于像我這樣在外打工,不想在出租屋添置一臺大尺寸電視,但是又不想在顯示器旁玩Switch的朋友,Air Plus同樣是日常游玩Switch的最佳選擇之一。雖然認真來說,不想在顯示器旁玩Switch是因為無法躺著玩哈哈,不過在體驗了Air Plus+Switch的效果后,我的《塞爾達:王國之淚》基本上都是戴著Air Plus玩的,畢竟一玩就幾個小時,還是躺著玩更舒適一些。
可以說,Air Plus的升級使其對比上一代的Air 1s在體驗上帶來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單眼鏡的價格基本上是與Air 1s剛發售時一樣,加量不加價的升級也體現出雷鳥創新對產品的和用戶的熱愛。
AR眼鏡不只是“玩具”
在我看來,雷鳥創新并沒有將旗下的產品作為一款娛樂產品來看待,這一點從雷鳥AR還擁有Windows桌面客戶端Mirror Studio就能看得出來,雷鳥Air系列也是目前少有適配了Windows桌面應用而不是僅提供分屏功能的AR眼鏡。
Mirror Studio的初版體驗我在之前的Air 1s中提到過,它可以讓Air Plus變成多分屏系統,通過轉動頭部即可查看不同的屏幕。當時還處于初版的Mirror Studio就已經讓我感受到了AR眼鏡在Windows生態中的潛力,經過數個月的更新后,我驚訝的發型Mirror Studio已經擁有了非常豐富的功能:更高的窗口上限、雙目異顯、窗口隨意移動和調整大小、窗口一鍵排列、平面及曲面顯示切換等。
說實話,在Windows生態暫不明朗,多數用戶都專注于移動端的情況下,雷鳥創新卻花大力氣更新和維護Mirror Studio,讓我意識到這個品牌所圖不小,他們確實在思考如何讓AR眼鏡變得更加實用,讓更多的人都可以在AR生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雖然很多AR眼鏡廠商在宣傳他們的產品時,總是會著重于娛樂方面的功能,但是在我看來,AR眼鏡作為生產力工具也是大有可為的,不管是出差使用,還是想躺著看報表又不想忍受手機的小屏幕,Air Plus都可以作為一個“畫隨眼動”的屏幕,讓你解鎖各種工作姿勢。
圖源:雷科技攝制
當然,Air Plus的娛樂體驗也是相當不錯,不管是觀影還是作為游戲主機的屏幕,120Hz的刷新了都能帶來不錯的體驗,畫面色彩、亮度等表現都相當不錯,實際上大多數的筆記本電腦屏幕和顯示器亮度都在350尼特左右,而Air Plus的入眼亮度最高可達600尼特,在黑暗的環境中甚至需要降低亮度,以免被“亮瞎眼”。
說實話,考慮到Air Plus兩千出頭的價格,這或許會是你近期能夠買到最好“玩”、最有用的新玩意。順便一提,Air Plus已經開啟開售,最近大促活動購買價格會優惠不少,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京東等平臺。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