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印度這幾年以來,一直將中國企業當做自己的提款機。特別是最近一年來,印度對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下手特別嚴重。
去年1月份對小米開出了5.6億元的稅收罰單,4月份又凍結了小米在印度的555.1億盧比的款項。近日印度正式告訴小米,要將近555.1億盧比的錢沒收。
(相關資料圖)
是小米印度對OPPO、vivo也同樣開出了天價罰單,此外印度還對中國在印度的幾十家企業進行了搜查,想找到理由進行罰款。
昨天,還傳出一個更讓人錯愕的事情,印度搶錢還不罷手,他決定連中國企業也一把搶了。
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政府準備對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提出更多的新要求。其中有一項特別要求,那就是要求中國企業駐印度的公司,其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首席運營官,首席技術官等高管,全部要由印度籍人士擔任。
所有企業的高管全部由任何人擔任,這不僅僅是搶錢那么簡單了,這已經是搶公司行為了,要將中國企業變成印度企業嗎?
我們知道印度一直對“印度制造”野心勃勃,想要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印度,最終讓印度制造成長為,能夠與中國制造相抗衡的產業。
但是印度的這種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其國際形象,搶錢、搶企業行為發生之后,誰還敢在印度投資,誰還敢在印度進廠呢?
事實上數據顯示,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有幾十家中國企業從印度撤退,這些企業表示以后大規模返回印度,已經不可能,印度的營商環境太差,讓他們不敢再輕易去嘗試了。
不過也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印度暫時只對中國企業下手,并且主要針對的是中國智能手機企業,對其他企業的要求相對寬松一些。
因為目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基本上被中國品牌占領,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是16%,OPPO占12%,realme占9%,vivo占17%,中國品牌已經占到了印度手機市場的60%+。
印度對此非常不滿意,所以希望通過一些特殊的手段,來發展印度本土的手機產業,遏制中國手機企業在印度的發展。
那么問題來了,印度為何覺得中國手機企業好欺負?是誰給了印度勇氣?中國手機企業離開印度就真的不能活了嗎?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