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漠影
(資料圖片)
在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喬布斯2008年向全世界驚艷發布當時的全球最薄筆記本電腦Macbook Air時,他大概想不到,在15年之后,這個系列會“膨脹”到15英寸。
▲15英寸屏MacBook Air
Macbook Air推出后的10多年里,它的屏幕尺寸一直被控制在13英寸左右以內,最近一次屏幕擴大還是在窄邊框版的2022款MacBook Air推出時,將屏幕擴增至13.6英寸。
并且在生命周期內,MacBook Air還在輕薄化極致追求的過程中,有過越做越小的一段歷史,在2010年升級的時候,推出了11英寸的版本,重量只有1公斤。
▲2008年喬布斯發布的初代MacBook Air
不過時代在變,如今的用戶對更大屏幕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正是需求催生了蘋果亮出了15英寸版Macbook Air,做出這個違背祖訓的決定,將屏幕撐大到15.3英寸,重量上探到了1.5公斤。
不過大有大的好,在初步體驗完15英寸的MacBook Air后,你會感受到它的五大爽點;同時我也用它簡單上手了剛剛公布的Mac OS 14.0 Sonoma。
▲15英寸屏MacBook Air
一、史上最大屏Air的五大爽點
既然是五“大”爽點,那肯定每個都和大離不開了。
1、超大的屏幕
初次掀開15英寸Macbook Air屏幕的時候,還是有些小震撼的,尤其它采用了從去年開始蘋果Macbook標配的劉海+窄邊框設計。
從視覺上判斷15英寸的屏幕大小其實很直觀,如何用更理工男的方式來看屏幕更大的變化呢?可以找一些數據。
▲MacBook Air(左13英寸、右15英寸)
▲MacBook Air(左13英寸、右15英寸)
15英寸Macbook Air的屏幕分辨率為2880 x 1864,所以像素總數為5.37百萬,最新13英寸MacBook Air的分辨率為2560 x 1664,像素總數為4.26百萬,要足足少了110萬像素。
還有,屏幕大小和機身重量是個互為利弊的因素,太輕不可能把屏幕做太大,太大的屏幕也不可能做得太輕,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個屏重比的數據來比一比不同尺寸的Macbook的表現,可理解為單位重量,哪個機器能獲得更大的屏幕。
這里的分母是重量,分子可以是對角線長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屏幕尺寸數字;同時分子也可以是像素數,由于沒有準確的屏幕長款尺寸,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像素數理解為面積,雖然由于PPI不同,可能有一定誤差。比較下來就是下面這兩張表:
▲蘋果Mac筆記本電腦 屏幕尺寸重量比
在屏幕尺寸和重量比中,是要弱于前三代的13英寸MacBook Air的,但是強于所有的MacBook Pro。
▲蘋果Mac筆記本電腦 像素數重量比
再看像素面積和重量比,15英寸的MacBook Air排在兩臺16英寸MacBook Pro,說明輪屏幕素質、像素量,MacBook Pro是有絕對優勢的,哪怕是處以重量,都沒能掩蓋。
但是在單位重量像素獲得量上,15英寸的MacBook Air也就僅次于機皇級別的16英寸MacBook Pro。
▲15英寸MacBook Air重量超過了1.5Kg
2、Air上最好的音響
更大的機體,可以容納更多的揚聲器,配上六個揚聲器(包括兩個低頻揚聲器)的15英寸MacBook Air在外放音質上,相比所有Air家族的小弟都有了質的提升。
在跟蘋果的相關人員交流時有媒體問,為啥15英寸Macbook Air兩側沒有密集的揚聲器發聲孔,其實MacBook這兩年已經調整了揚聲器的發聲邏輯,聲音主要是從機身與屏幕轉軸中的縫隙傳出,經過屏幕的反射再擴散開來。
▲15英寸MacBook Air的六個揚聲器從中軸出發聲
即使看著有密集開孔的MacBook Pro,其實聲音主要也是從這里發出。
3、最安靜的15英寸筆記本電腦
以往,屏幕越大的筆記本電腦注定也是更專業的,通常性能更強,對散熱需求也更大,會配備更強的散熱系統,比如風扇。
但15英寸Macbook Air因為它是“Air”,所以也讓他成為了一個少有的15英寸但是沒有散熱風扇的筆記本電腦,當然這也得益于它所搭載的屏幕M2芯片的低功耗表現。
▲15英寸MacBook Air采用無風扇設計
在使用的過程中,除了聽到敲擊鍵盤的聲音,不會在高負載的情況響起嗚嗚的風扇聲,同時散熱表現也很從容。
4、Air上最大的觸控板的掌托
很多人可能會忽視的一點是,15英寸Macbook Air相比13英寸Macbook Air的另一個重大不同就是獲得了一塊更大的觸控板,以及兩側更大的掌托空間。
實際測量數據可以看到,13英寸MacBook Air觸控板的寬度為127mm,15英寸MacBook Air觸控板寬度為148mm,足足寬了2厘米。
觸控板可以讓鼠標拖移調度的空間范圍更大,更大的掌托讓手掌有更多承托,尤其對敲字比較多的工作時,能明顯感受到這樣帶來的舒適感提升。
▲15英寸MacBook Air寬大的掌托和觸控板
▲13英寸MacBook Air觸控板
▲15英寸MacBook Air觸控板
5、Air上最大的電池
還是因為大,更大的個子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池,15英寸Macbook Air的續航時間可以達到18個小時,所以這就不是說一個工作日不需要充電的節奏了,甚至干兩天都不用充電。
如果你下班時間不需要在使用筆記本電腦,那這樣一臺筆記本電腦的續航時間能妥妥超過你智能手機的時間,更為可怕的一點是,有測試數據表明,它前1%的掉電就能撐1個小時。
下面是我剩余48%電量時的耗電情況,之前已經斷斷續使用了7個小時。
二、在15英寸Macbook Air上體驗MacOS 14
說完這五大爽點,也用15英寸Macbook Air快速升級了剛剛推出的macOS 14,來看有哪些驚喜變化。
首先開機屏幕就眼前一亮,登陸窗口挪到了下方,上面有個大字體顯示的時間日期。
▲MacOS 14.0的開機桌面
另一個小細節是,我發現打字的時候切換輸入法,立馬會在光標處彈出一個輸入法狀態的提示,非常直觀。
再一個最大的體驗變化自然就是桌面小組件,可以添加多種使用的小組件,也能和iPhone上的小組件聯動,大大提升了桌面屏幕的實用性。
▲MacOS 14.0添加小組件后的桌面
最重要的是,在桌面上擺上多多少少的小組件之后,如何仍然保證不影響打開應用時候的體驗呢,會不會顯得桌面很亂,影響操作呢?蘋果采取的方式是在彈出窗口的時候,桌面小組件自然切換到單色,一個更低調的狀態,在打開和隱藏文件夾的時候,切換很自如,不過在調出/隱藏PhotoShop的時候,反應不那么靈,說明有些應用的適配還不太好。
▲在調出、隱藏應用的時候小組件會自動變色和背景融合
除了這些,MacOS 14還有很多細節升級,也有在游戲體驗上的重大改進,對Mac端游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更多關注體驗。
結語:順勢而為的Macbook Air
15英寸Macbook Air推出后,有很多人在爭論,這樣一款產品是不是偏離了“Air”系列原本的定位初衷。
其實沒有什么不是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的,很顯然,15英寸Macbook Air并不是Air系列筆記本的簡單升級,而是對蘋果MacBook筆記本整體組合的一次變陣。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Macbook Air的屏幕分辨率比不上MacBook Pro,性能也比不上,唯一的優點就是輕薄,但隨著MacBook Pro也變得越來越薄,MacBook Air也上了視網膜屏,那這兩個序列的差別到底是什么?
▲15英寸Macbook Air仍然足夠薄
很顯然,現在蘋果公司已經想得很清楚了,Air繼續負責“輕薄”、Pro繼續負責“性能”,這也是大家會發現,Pro系列現在越來越沒那么注重苗條的身形了,很多接口也回來了的原因,至于大家都想要的更大屏幕,蘋果都給你選擇,只是用精準的刀法來控制下價格區間就好了。
所以,2023年我覺得不僅僅是蘋果完成了自研芯片的完全替代,也重新完成了MacBook系列產品的定位梳理。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