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米旗下產品內置的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的“內部曝光”,讓許久未有動態的小米汽車再度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日前,有市場傳聞指出,小愛同學曝光了小米汽車首款純電轎車的配置及售價,稱新車將推出標準版、pro版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14.99萬元及17.99萬元。
對此,小米集團公關負責人王化在社交平臺回應稱消息不實,表示該信息是2022年5月有自媒體報道的猜想信息,小愛同學抓取了該信息。
(資料圖片)
“人工智能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TA’依然無法主動核實所獲取的信息是否準確,做到去偽存真。這依然是人類的強項!所以,各位媒體的叔叔阿姨們,可以不把小愛這個回復當真了,畢竟明年小米汽車發布,現在怎么可能就有價格了呢?”王化表示。
盡管配置與價格被辟謠,但隨著2023年行將過半,小米汽車距離“2024年上半年量產”目標越來越近。
事實上,隨著汽車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留給新造車企業的機會窗口期持續縮小。市場對于小米汽車的關注點,也主要聚焦是否已獲得“造車資質”。分析人士指出,對于想要進入汽車領域的外來者而言,取得“資質”已非易事,“雙資質”更是難上加難。
據悉,在國內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需要具備“雙資質”,一是發改委有關汽車企業生產項目的項目備案;二是工信部主管的汽車生產企業準入資質,需要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此前,市場曾有傳言稱,小米汽車將承接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造車資質。
南都記者梳理工信部日前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71批)第四部分》公布的“被撤銷的企業及產品”名單后發現,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自行申請注銷汽車生產資質。
這也意味著,業內盛傳的“小米將繼承寶沃造車資質入局汽車行業”的傳言不攻自破。與此同時,如何解決造車資質等一系列問題,也再度成為小米汽車無法繞開的關鍵問題。
對于北京寶沃生產資質注銷會否影響小米汽車生產資質問題,小米官方回應稱“會在適當的時候發布”。
在今年2月的小米投資者日上,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表示,小米僅2022年就在汽車等新業務投入超過30億元,汽車研發團隊超過2300人,目標是爭取在15-20年內進入世界前五。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業務上投入了31億元;2023年一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11億元。
“小米汽車2022年進展順利,2023年研發進展迅速。今年夏、冬季將分別進行夏測和冬測,小米汽車將按照原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近期的媒體電話會議上表示。
作為公認的規模效應行業,汽車產業前期投入巨大,資源要求高,想要長期持續顯然需要自我造血能力。業內人士指出,小米汽車的當務之急,在于如何加快量產車型的落地,真正實現與消費者見面。
南都見習記者 于典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