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元能買臺蘋果主機嗎?這個問題放在以前是很難實現的愿望。即使在今天,在蘋果的主流產品中,蘋果PC的價格都在7000元以上,與Windows平臺的產品有著比較大的價格差距。
難道蘋果產品中就沒有物美價廉的產品呢?
一、Mac mini是蘋果PC產品中的異類
今年蘋果上架了新一代的M2系列處理器的產品,順手將M系列的產品也做了一些價格調整。即便如此,蘋果的PC產品仍然要比Windows平臺的產品價格要高出不少。目前,采用了M1處理器的13.3英寸的MacBook Air(8G+256G)價格仍然是7999元,教育優惠后也要7199元。而采用了M2處理器的MacBook Air最低價也在8999元上,新上架的M2版本的15英寸MacBook Air,價格更是拉到了11999元。至于MacBook Pro系列,采用M2處理的最低版本,價格9999元。至于iMac、Mac Studio和Mac Pro的價格,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更是貴得離譜,Mac Studio最低配價格16499元,Mac Pro起售價則是55999元。
(相關資料圖)
在眾多蘋果PC產品中,Mac mini是一個異類,即使是采用了M2芯片的產品,低配版(8G+256G)零售版只有4499元,教育優惠后3699元,京東自營店的A+會員價格也是3699元,512G的版本優惠后4999元,但采用了M2 Pro處理器的版本價格就飛到了9999元,優惠后也要8999元。
所以,從經濟性的角度看,3699元的Mac mini是蘋果PC中,最為實惠的產品。
從接口上看,丐版的M2版的Mac mini只有一個HDMI口、兩個雷電4接口、兩個USB-A接口和一個網線口,多少有些不夠用,如果考慮到外掛硬盤擴展,對于一些經常需要轉移大文件的用戶來說,雷電口肯定不夠用。考慮到只有3699元的價格,這些問題便都不是問題,有很便宜的解決辦法。
整體來說,Mac mini無論是放在辦公室或者是家里,其mini的體積幾乎不占地方,外觀上與Windows平臺的miniPC相比,更是優雅了許多。同時Mac mini的噪音幾乎沒有,是非常適合辦公或者家里使用的微型終端。
二、如何將丐版的Mac mini升級到皇帝版
蘋果產品不同內存和硬盤版本之間價格差距甚大,256G的Mac mini和512G版本之間價格相差1500元,與2T版本相差6000元,蘋果的SSD真貴。
但目前國內市場的SSD價格持續走低,特別是使用了長江存儲顆粒的SSD更是令人心動,7400MB/s傳輸速度的PCI4X4的4T產品,多數已經價格下探至999元,故將Mac mini的8G+256G擴容到4T的存貯成本很低。
在處理器性能上,Mac mini的M2處理器和M2 Pro性能遠沒有M1和M Pro的差距大,所以在購買時選擇M2處理器是比較實惠的選擇。同時考慮到8G和16G內存版本在macOS上的表現上,遠沒有Windows平臺上的差別大,至少在目前的系統下,8G內存在MacOS并不會成為性能瓶頸。
考慮到實際的使用場景需求,對于8G+256G版本的Mac mini的擴容,僅需要提升硬盤空間,同時考慮到影像文件的傳輸和數據轉移,需要保持接口數量,就可以滿足大部分日常使用的需要。
在實際擴容的過程中,選擇了阿卡西斯(ACASIS)的一款雷電3接口的Dock和SSD硬盤盒的集成產品,核心關鍵是擴展后的4T硬盤要成為系統硬盤,需要長期占用一個雷電4接口,而這個Dock支持雷電菊花鏈,連接硬盤后,還會多出一個雷電3接口,同時提供了一個DP接口和一個USB-A3.0接口,非常合適。
雖然雷電3的帶寬只有40G,跑滿了也只有3000MB/s的傳輸速度,但目前長江存儲顆粒的X-7090產品,價格也只有不到1000元,所以在硬盤選擇上,還是選購了一款雷克沙PCIe 4X4的4T固態硬盤,最高傳輸速率為7400MB/s。
擴容配件整體下來,一共花費了2100元不到,在硬盤擴展到4T的同時,并提供了更多的接口。
蘋果的macOS的系統遷移,在操作過程中其實遠比Windows平臺要方便得多。在對需要安裝系統的硬盤進行“抹除”操作時,選擇APFS格式即可。在App Store里下載完最新的MacOS Ventura系統,在應用程序中選擇系統安裝文件,點擊安裝;在安裝過程中需要選擇目標盤時,選擇新盤進行安裝即可。這個過程中只需要按要求點幾年鼠標,半小時左右即可完成安裝。系統安裝完成自動重啟后,即可進入系統界面進行使用。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臺8G+4T接近“皇帝版”的Mac mini,擁有兩個雷電接口,一個HDMI接口,一個DP接口和三個USB-A接口,這一配置共花費了5800元左右,比Mac mini M2 Pro官方的16G+4T版本便宜了13000元?。∕2芯片沒有4T硬盤版本)
雖然M2 Pro的性能要比M2略強,16G的內存也在個別情況下要比8G的版本要流暢一些,但與13000元的價格差距相比,這點微弱的區別基本可以忽略。
擴容后的Mac mini性能倒底如何?用Geekbench 6做了個簡單的測試,單核成績為2675,多核成績為10093。參考Geekbench6網站的測試列表,這一單核成績,和Mac mini采用M2 Pro的版本相當,與采用了M2的16英寸的MacBook Pro性能相當。多核成績方面,實測的數據比Geekbench網站上的要好一些,性能接近采用了M1 Pro芯片的MacBook Pro。在CINEBENCH R23測試中,單核成績為1645,多核成績8770,其性能表現仍然強勁。
與X86平臺的處理器相比,這臺Mac mini的單核成績與i9-13900相當,多核性能比12600略強,與AMD Ryzen 7 5800X相當。
在實際使用中,在進行視頻剪輯時,如果同時采用4軌4K SDR視頻、一條音頻再加一軌字幕,在Finl Cut Pro X中,仍然能實時預演。在視頻剪輯中M2芯片表現出了強勁的性能。
另外使用Mac mini還會有一個意外收獲。可能是受益于機身大的原因,Mac mini的芯片性能,要比采用了同一芯片的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的產品性能要強一些。單核性能強了4.5%,多核性能強5.4%。從具體性能參數來看,采用了M2芯片的Mac mini的單核性能要比采用了M1 Max芯片的性能怪獸Mac Studio還要強11.6%,當然受限于處理器的核心數,多核性能并沒有比M1 Max版本的Mac Studio強,其多核性能落后18%左右。
對比Windows平臺的MiniPC,與今年幾家廠商推出的基于AMD 7940HS芯片的miniPC相比,Mac mini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至少在性能方面接近5%~10%的性能優勢,價格方面,如果不做擴容,3699元的價格,仍然在整個小主機領域具有足夠強的競爭力;與去年各廠家推出的基于英特爾1260P系列的產品相比,那么Mac mini的性能優勢就是碾壓般的存在,其多核性能要比1260P高出一倍。
M2系列芯片的Mac mini不僅是Mac體系中的一個異類,以超強的性能和足夠便宜的價格,可以將一眾X86平臺的miniPC打翻在地,而且反過來給自家的M1 Max芯片的Mac Studio大哥帶來了足夠的威脅。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