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初夏,一場屬于AI人的盛會在黃埔江畔拉開序幕。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這場盛會中,大模型再度引爆行業關注,國內外30余款大模型同臺競技,全球人工智能前沿技術集體亮相。
科大訊飛與華為昇騰的強強聯手,尤為引人注目。大模型的發展,算法、算力、數據缺一不可。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胡國平表示:“國產大模型只有基于中國自主創新的算力底座才有大未來。”
是的,大模型的發展需要龐大的算力支持。唯有自主創新的國產算力底座,才能讓國產大模型插上騰飛的翅膀。 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華為昇騰算力底座可謂“珠聯璧合”。
(資料圖片)
WAIC新潮流
打卡訊飛星火
這屆WAIC什么最受關注?答案是大模型。這也導致科大訊飛的展臺,成為諸多與會嘉賓與觀眾的打卡勝地。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請寫一首詩描述一下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
“鐵鍋炒菜能補鐵嗎?”
大家圍在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面前,爭相向它提問,大模型迅速準確地給出答案,成為展會最熱“打卡點”之一。
為了方便用戶便捷使用, 科大訊飛打造了星火助手中心,目前已有1000+場景小助手,滿足用戶包括職場、營銷、創作、生活、點評、招聘、學習、客服、趣味、出行、公文、情感、腦暴等各類場景的需求。大模型即刻變身為隨身智能助手。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多款搭載了星火認知大模型的最新行業應用成果在科大訊飛展臺走進觀眾視野。除了可以體驗到星火大模型的核心能力,用戶還可以了解星火大模型在教育、醫療、辦公、數字員工、汽車、金融、工業等多場景的應用成果。在科大訊飛AI學習機、聽見智慧屏、智能辦公本等產品前,觀眾爭相排隊體驗。
之所以成為“打卡勝地”,是因為科大訊飛多年的核心技術儲備。2011年科大訊飛承建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語音跟語言是不分家的”,胡國平表示,在2014年科大訊飛就提出了訊飛超腦計劃,目標是要在能聽會說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實現,讓機器能理解會思考。
2022年12月15日,訊飛又緊急啟動“1+N”認知智能大模型專項攻關;2023年5月6日,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正式發布,亮相了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等七項核心能力;大模型迅速迭代,6月9日,升級發布星火認知大模型V1.5。
胡國平表示,今年10月24日,也就是科大訊飛1024全球開發節期間,將發布最新版本的大模型。該版本的通用大模型能夠全面對標Chat GPT,并且在中文領域或將實現超越。
直面算力挑戰
聯手華為昇騰
大模型加速迭代趕超的背后,是不容忽視的算力挑戰。
胡國平認為:“不管是訊飛星火大模型的訓練,還是我們國家大模型的研發,都強烈依賴高端AI芯片集群和生態。(擁有)很大的帶寬、很大的顯存,才能有效地支撐一個很大的模型。”
目前,高計算性能、高通信帶寬和大顯存成為大模型訓練必不可少的算力底座,單AI芯片的進步速度還未跟上大模型對大算力的需求,算力集群化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比如千億(參數)大模型的并行訓練,華為昇騰910系列就是有效支撐大模型訓練的芯片基礎。”胡國平舉例道。
“我國大模型安全和發展的關鍵是,基于自主創新的硬件及軟件的大模型生態快速進步。”胡國平說, “訊飛星火與昇騰AI的強強聯合,讓國產大模型架構在自主創新的軟硬件基礎之上。”
一方面,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基于訓練推理一體化設計,實現大模型稀疏化、低精度量化的技術突破,能高效適配昇騰AI,加速大模型的行業落地應用和迭代;另一方面,以昇騰AI為核心,軟硬件協同優化,構建算力集中、性能優越、供給穩定、數據安全的大模型訓練集群。
在胡國平看來,大模型與大腦原理層類似,都通過超千億神經元組合在一起,接受輸入的刺激,再產生智慧的輸出,有著相似的智能激發和運行機制。 胡國平表示:“大腦能做的事情,大模型也能實現。這預示著大模型擁有無限潛力。人工智能歷經四次浪潮,在智能涌現的大模型時代,有可能找到正解。”
當前,認知大模型已成為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科大訊飛依托在認知智能領域的長期扎實積累、科學的評估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星火大模型持續進化,讓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引領產業變革。
展望未來,更多的數據、更大的模型、更強的需求、更復雜的任務,大模型仍在持續呼喚大算力。
科大訊飛+華為,能否譜寫出大模型的“中國狂想曲”呢?值得期待。
文/王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