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京東超市聯合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2022年禮盒消費趨勢報告》,梳理了過去3年禮盒消費的整體趨勢。
報告發現禮盒消費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民以食為先,在禮盒消費中被集中表達,食品飲料、酒類、生鮮……八成的禮盒與吃有關;禮輕情意重,千里鵝毛是禮,岸上踏歌也是禮。禮盒最重要的是表達情意,投桃報李,價格親民的禮盒更受歡迎;五花馬千金裘,都不如來一杯美酒,近3年酒類禮盒消費占比的同比增幅為50%,遠超其他品類;倉廩實而知禮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禮”是禮品、禮物,也是禮節、禮貌,禮盒消費是一種典型的消費結構升級現象,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禮盒消費的市場將持續擴容升級。
禮盒,是禮品、禮物的一種包裝形式。中國人自古就講究 “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既是一種禮節和禮貌,也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基本原則。京東銷售情況顯示,近3年(2019-2021)禮盒相關消費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消費金額增長近五成。
(資料圖片)
民以食為先,八成的禮盒與吃有關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近八成的禮盒中裝的是食品飲料、生鮮和酒類等與吃相關的商品,其中食品飲料禮盒的銷量占比超過六成,“民以食為先”傳統飲食文化在禮盒消費中被集中表達。
禮輕情意重,價格親民的禮盒更受歡迎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對比禮盒銷量較高的幾個品類,銷量與均價成反比,價格親民的禮盒銷量更高,最受消費者歡迎。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五花馬千金裘,還要來一杯美酒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從禮盒的消費金額來看,食品飲料、美妝護膚、酒類、生鮮和家用電器是占比最高的TOP5品類。從近3年的變化來看,酒類禮盒消費占比的增長顯著,同比增幅50%,其次是美妝護膚、母嬰、傳統滋補和運動戶外。
酒,特別是白酒,是逢年過節的必備禮品之一。白酒禮盒產品在中秋期間尤為暢銷,以去年中秋期間(2021年8月26日-9月23日)為例,白酒禮盒占比酒類禮盒銷售的75%。今年,白酒禮盒在年貨節期間同比增長56%,在618期間增長30%。按照這一趨勢來判斷,今年中秋,白酒禮盒的消費需求,仍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能。
今年中秋,京東將提供3萬多款白酒禮盒供消費者選擇,覆蓋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劍南春、古井等1500個品牌,如茅臺飛天中秋團圓季定制禮盒、五糧液中秋定制好事成雙禮盒、伯珍此間珍味中秋定制禮盒等。通過一系列全方位、多層次的產品布局,真正實現各個價格帶全覆蓋,以產品驅動增長。
花好月圓,中秋和春節是禮盒消費旺季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除了京東618和京東11.11這樣一年一度重大的消費節點外,禮盒的消費高峰出現在春節和中秋期間,花好月圓,萬家團圓,節日禮盒一定要安排上!
中秋嘗鮮,春節小酌大補
中秋是消費者品嘗時令生鮮美食的季節,京東銷售情況顯示,與全年禮盒消費情況相比,消費者更傾向于在中秋節購買生鮮和食品飲料禮盒;而在春節期間,跟中秋一樣的是生鮮和食品飲料禮盒熱銷,不同的是,酒類和傳統滋補的禮盒更受歡迎。
中國各區域禮盒消費偏好
從中國各區域的京東銷售情況來看,在2021年購買禮盒的用戶中,東北最偏好酒類的禮盒,華北和華東喜歡購買生鮮禮盒,而包括華中、西北、西南在內的廣袤的中西部地區最喜歡美妝護膚禮盒,華南則最偏好食品飲料禮盒。
在這個中秋,京東食品生鮮為大家準備了豐富多樣、新潮好玩的禮盒產品,覆蓋上百個三級類目,近萬款中秋禮盒產品上新,重點IP合作款超12個,其中包括廣州酒家與中國航天聯名的月餅禮盒、美心與蜘蛛俠聯名月餅禮盒、哈根達斯盧浮宮IP冰淇淋月餅禮盒、大閘蟹與旺旺聯名禮盒等,為滿足消費者遠程及便捷送禮需求,加速卡券類產品開發,從原有的大閘蟹卡券擴展到牛奶、雞蛋、水果禮盒、月餅禮盒等,產品開發量同比增長64%,截止到上周,食品生鮮中秋禮盒銷售環比增長54%。
女性買的多,男性買的貴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在2021年購買禮盒的用戶中, 女性用戶人均購買禮盒2.6個,是男性的1.1倍;而男性用戶購買禮盒的均價為138元,是女性用戶的1.26倍。
30歲+買的多,50歲+買的貴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在2021年購買禮盒的用戶中, 36-45歲用戶買的最多,人均2.7個禮盒;而56歲以上用戶買的禮盒最貴,均價145元。
禮尚往來,禮也悅己。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悅己消費崛起。禮盒已經不僅僅用來相互饋贈,更多的禮盒被買來取悅自己。在環保理念的推動下,消費者對于禮盒包裝精美程度的要求降低,對其實用價值的要求提升。
禮盒已經成為京東超市的重點扶持對象,經過這幾年發展,涉及食品生鮮、糧油調味、酒類、母嬰、玩具等眾多品類,總計數萬款,其中IP禮盒,已達到數千款。可以說,京東超市已經成為新品禮盒的孵化場、聚集地和首發陣地,引領禮盒消費新趨勢。
未來,京東超市將投入百億流量,并基于消費趨勢洞察,聯合品牌方打造近十萬款禮盒商品,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好物,形成消費者、品牌、京東三方共贏的正向循環。 (文內圖片為京東授權中國網使用)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