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歌爾股份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會積極推動本次海外客戶暫停生產事項的后續溝通解決。與此同時,其他業務項目均在正常開展中,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對公司未來長期發展充滿信心。這距離歌爾股份丟掉境外某大客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訂單已過去近十天。
可以說,此次丟單對歌爾股份的影響巨大,此單不僅預估影響全年營收33億元,而且在傳言此次暫停生產的產品是AirPods Pro 2后,歌爾股份的股價也遭受了連續兩天的跌停。
身為“果鏈”企業和虛擬現實產業重磅企業,元宇宙概念爆火后,歌爾股份受到諸多關注,但其大客戶依賴癥較為明顯。此前有傳言稱歌爾股份被“踢出”“果鏈”,但這一傳言火速被歌爾股份辟謠。前有歐菲光前車之鑒,“果鏈”企業究竟如何破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丟單后股價受挫,預計影響2022年營收不超33億元
11月8日,歌爾股份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歌爾股份表示,目前與該客戶的其他產品項目合作仍在正常開展。
隨后,分析師郭明錤對此發文預測稱,歌爾股份暫停生產的產品可能是AirPods Pro 2。
受此影響,11月9日歌爾股份股價一字跌停,報20.72元/股;次日再次跌停,報18.65元/股。隨后幾天,歌爾股份股價一直在18-19元之間徘徊,而這較三個月前的股價已經腰斬。
談及對業績的影響,歌爾股份在公告中披露稱,本次業務變動預計影響2022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33億元,約占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2%。該事項對經營業績的影響仍在評估中。
對于此次海外某客戶暫停產品出現的突然性,有投資者提問稱,對歌爾股份今后發展是否有影響?歌爾股份前景未來是否考慮轉型和防范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歌爾股份則表示,會積極推動本次暫停生產事項的后續溝通解決。與此同時,其他業務項目均在正常開展中,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對未來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此前歌爾股份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305.49億元,同比增長35.77%;歸母凈利潤17.61億元,同比增長9.98%。前三季度營收741.53億元,同比增長40.47%;歸母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15.23%。
該訂單對歌爾股份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的影響還不得而知。
“果鏈”能載舟,也能覆舟
歌爾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其在智能聲學整機和智能硬件領域內主要通過“ODM”、“JDM”等模式同行業客戶合作。也就是說,代工模式是歌爾股份盈利的重要模式。
而在此模式下,歌爾股份的大客戶依賴癥也是由來已久。2021年年報顯示,歌爾股份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高達86.54%。其中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占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為42.49%。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這一客戶便是蘋果。
近年來“果鏈”企業的優勢已經逐漸褪色,歐菲光便是一個典型例子。
歐菲光的一個重磅身份便是昔日的“果鏈”重磅企業。2018-2020年,歐菲光對特定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9.35%、22.54%、30.01%,該特定客戶便是蘋果公司。但被“踢出”“果鏈”后,歐菲光出現了持續虧損的局面。
再看傳言接手歌爾股份部分蘋果耳機訂單的立訊精密,截至11月9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波動不大,而10日出現下跌,跌超5%。此后立訊精密股價有所回升,但股價波動并不明顯。業內人士表示,這也反應了市場對于立訊精密過度依賴蘋果公司的擔憂。
被大客戶撤單以后,也有消息傳出歌爾股份被“踢出”“果鏈”,但這一傳言火速得到歌爾股份的辟謠,可想而知,一旦被“踢出”“果鏈”,對“果鏈”企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果鏈”企業紛紛選擇開拓業務,但成長性未知
事實上,各家“果鏈”企業均在尋找破局機會,但開拓業務的成長性還未知。
近年來,歌爾股份大力發展VR/AR業務,其核心收入來源也從最開始的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和智能硬件(按營收貢獻排序)調整為智能硬件、智能聲學整機和精密零組件。
歌爾股份在調研報告中稱,其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仍然聚焦于以VR/AR、智能無線耳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產品為代表的新興智能硬件及其相關的精密零組件業務。
但未來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褪去VR/AR的熱度是否會歸為沉寂,目前還暫無定論。
而歐菲光和立訊精密則選擇布局智能汽車業務。
立訊精密針對汽車板塊進行了長期性規劃,產品布局為線束,連接系統,新能源,智能網聯,智能駕艙以及智能制造等。但多家券商也給出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不及預期、汽車業務產品研發、客戶認證不及預期的風險提示。
歐菲光自2015年開始進軍智能汽車領域,其表示,目前已取得20余家國內車企的一級供應商資質,將智能汽車業務作為重點開拓的業務領域,從研發、銷售和生產等全方位加大資源配置,力爭實現到2025年智能汽車業務收入規模行業領先。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歐菲光在加速布局智能汽車類產品,但該類產品的營收占比僅不到8%(2022年上半年數據),遠不及光學光電產品。(來源:藍鯨TMT )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