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隨著春節返鄉潮到來,縣鄉村鎮等基層地區的衛生醫療體系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知乎上,一場圍繞“與返鄉潮賽跑的縣城鄉村”的圓桌討論吸引了上百萬用戶圍觀。從縣醫院的科室主任到奔波在山里的村醫,從蹲點農村的媒體時評人到密切關注重癥趨勢的中國肺移植第一人,親歷者與專家分享著自己對于這個特殊春節的感悟與思考。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桑植縣是一個典型的勞務輸出大縣,自去年12月中旬以來,桑植縣的打工者開始陸續返鄉,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隨之出現:呼吸內科的51張病床很快滿員,6位醫生和11位護士連軸轉了一個多月,外科、婦科、兒科也都在收治新冠的病人,床位使用率達到了120%。
返鄉潮到來,縣鄉村鎮的醫療救治體系是否做好了承接準備?那些汽車難以抵達的地方,那些大山深處的高危人群,如何兜底保障?知乎時事媒體觀察團聯動曾在桑植縣蹲點采訪的央視《相對論》欄目記者、知乎用戶莊勝春,共同發起了這場圓桌討論。
來自桑植縣醫院藥械管理部的網友@喜豹朝陽在莊勝春的提問下回答說,自己的主要責任就是“為老百姓們搞到藥”。早在去年11月20日“新十條”頒布前,他們就開始為了返鄉的百姓四處奔走“囤藥”。縣里按照13萬人一年的常規用量儲備了感冒、止咳、退燒藥,前前后后還儲備了160多瓶阿茲夫定片。“現在回頭看看,這波備藥相當關鍵。整個12月份,我們一直沒有缺藥,很多患者也確確實實地用上了藥。”“貴縣上下有擔當,有決心,真的辛苦了,感謝。”一位網友評價說。
在蔡家峪村給村民看了20多年病的村醫張文武也在回答中直言,村醫對于一個鄉村,特別是對于村里的老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農村老人沒有主動就醫的習慣,可能延誤病情,而年輕人又大多在外務工,所以要靠村醫來對各類重點人群進行體檢、摸排。“我們村子里誰有什么病,我都是知道的。”
另一方面,曾帶領團隊完成全球首例新冠肺移植的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肺移植專家陳靜瑜則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新變化新趨勢提出建議。
他在知乎上提醒網友,因肺基礎病或呼吸衰竭而等待肺源的受者要特別注意防護,盡量避免感染新冠,“因為愛心捐獻的供肺會減少,而且許多供肺也是陽性”。根據對國外過去三年肺移植情況的研究,他判斷接下來許多白肺晚期無緩解的病人將成為肺移植的主要受者,肺移植團隊必須作好長期作戰準備。
類似這種圍繞新聞焦點展開的專業和深度討論,自去年以來已成為知乎在公共議題上輸出高質量獲得感內容的新常態。依托專業媒體與媒體從業者生態,知乎時事媒體觀察團陸續圍繞香格里拉對話會、福建艦下水、香港回歸25周年、臺海局勢、村BA、2022年國民經濟數據發布等重要事件,開展了一系列兼具知乎內容特色與媒體專業性的議題設置,單期最高瀏覽量超過6億,知乎答主往往在一場圓桌討論中輸出數十萬字回答,成為互聯網平臺與專業媒體合力共創,擴大傳播力影響力的成功探索。(以上圖片為知乎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