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上的焦點之一。近日,兩會先鋒談話XR節目《中國神氣局》新一期開講,該節目是央視網在全國兩會期間推出的先鋒談話XR節目,由數字虛擬主播小C主持。本期聚焦就業市場現狀與求職者關切,邀請央視網人力資源部總監邢軍章、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資深獵頭韓旸一起,與全國人大代表、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北京蘭臺律師事務所律師程陽,財經博主“丸子妹”等嘉賓遠程連線,針對求職中“簡歷沒有回音”、“面試緊張”、“不好意思詢問薪資”、“35歲魔咒”等問題展開討論,趣味探討求職硬技能,助力求職者們勇往“職”前。
李強基于智聯招聘開展的眾多市場調研及行業洞察,提出諸多實操建議,以下為溝通實錄:
小C:很多人都會有一樣的感受,簡歷投了無數份,一條回復都收不到。怎么才能讓簡歷不石沉大海,讓HR眼前一亮,給個機會呢?
(資料圖)
李強:要想提高簡歷“命中率”,需要打造一份“簡單且深厚”的簡歷。“簡單”的意思是突出自己的核心技能,向HR展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深厚”則是指,簡歷要對個人經歷進行歸納總結,寫出一系列的學習經歷、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等等。
我想到特別重要的一點,對于設計、后期、視頻類這些崗位,可以附加作品附件,讓簡歷更豐滿。如,可以把作品網盤地址寫到簡歷中去,當HR看完簡歷,對你產生興趣之后,可以去網盤翻看你的作品,進一步了解你。
寫簡歷的時候,要仔細研究企業招聘需求,衡量職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與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相匹配,如果自己的能力對崗位需求的覆蓋沒有達到50%,簡歷就容易石沉大海。
小C:擁有一份漂亮的簡歷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面試中的技能,比如說最常被問到的“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這個問題很多職場人會相對來說游刃有余,但是初入社會的畢業生,可能還沒有考慮那么周全,應該怎么來回答呢?
李強:我建議大家抱著誠懇的態度,跟面試官講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沒有深入的職業規劃,可以坦誠地告訴面試官。我們甚至也可以把問題拋回去,反過來問面試官,“從我的專業和能力出發,您能對我的職業規劃給出一些建議和意見嗎?”
另外一點,建議大家職業規劃最好能早一點開啟,甚至從高中開始就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用這個方向來指導大學專業的選擇。可以看到,許多身上有著“成功”標簽的人,他們在高中時期就已經有了相對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的想法。
小C:如何能在緊張的面試中將自己的優勢更好的展現出來?
李強:我的建議很簡單,熟能生巧。大家抓住每次面試機會,多多積累面試經驗,只有對面試環節越來越熟,才知道面試官的提問意圖。有時候面試中可能出現的“不在能力范圍之內”的問題,這可能是面試官的“壓力測試”,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坦率回答,展現自己的承壓能力。
其實從目前的招聘市場來說,許多企業是求賢若渴的,招聘是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與崗位高度匹配的求職者不僅不必“緊張”,甚至成為了強勢的一方。大家也可以去智聯招聘的職Q社區逛一逛,那里有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可以搜索目標企業,看一看大家關于面試經驗等相關的內容,提高自己和崗位的匹配度。
小C:很多用人單位更青睞35歲以下的應聘者,35歲真的是個魔咒嗎?
李強:企業用人的理念其實是非常經濟且理性的,如果員工要的薪酬與他給公司創造的實際價值不相符,企業會更傾向選擇那些工作精力更旺盛的年輕人。
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趨勢,靠年齡資歷來抬高薪酬的道路已經走不通了,以往靠年齡積累起來的經驗優勢,在互聯網時代正在逐漸失色。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獲取信息非常容易——以前需要兩三年才能學會的知識,現在通過一些網絡課程,可能幾周就能迅速掌握;一些靠實踐摸索的經驗,在廣浩的信息平臺中也能快速獲取。
當下,面臨35歲門檻的職場人要認真思考自己的能力模型,思考自己的能力在當今職場上是否還有競爭力。如果你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優勢能力模型,那么如果遇到了企業人力資源調整,就要考慮是不是應該降薪,或者利用自己這些年積攢的資源、人脈去創業,開辟一個新的領域。建議30歲上下的人,也要有意識地盡早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小C:我們中國人大多都比較含蓄,對于談錢會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當時薪資是我們工作的報酬,更是我們工作能力的一種肯定和體現,那么求職中要如何才能做到“談錢不傷感情”呢?
李強:其實對許多95后、00后HR來說,“談薪”十分正常,求職者可以大大方方地談。我鼓勵大家主動去了解薪酬待遇,可以把“談薪”這件事往前放,早了解、早篩選,才能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另外大家還可以通過招聘網站的薪酬查詢器小工具了解市場平均薪酬,給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
除了薪酬,其實還有一點在求職中需要特別關注,就是你的“第一個領導”。第一個直屬領導會對你的工作習慣、工作模式、思維方式等產生長遠的影響,建議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見一見你將來的直屬上司。
小C:在職場中發展的比較好的這些人身上都有哪些特質?做到那些事,可以讓我們的工資隨著年齡一起漲?
李強:我的建議是一個關鍵詞——“出活兒”。有時候我們可能要同時處理很多項工作,我們要有判斷輕重緩急的能力,能夠辨別到對個人發展、企業發展影響比較大的工作,對這些先行處理。放到具體工作中,“出活兒”就是,問題到我這里能不能解決,職場不缺發現問題的人,缺的是能找到解決路徑的人。
節目最后,李強鼓勵求職者在能力范圍內勇敢追求“面包牛奶”與“星辰大海”。當下,“金三銀四”的春季招聘季正如火如荼,智聯招聘《2023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顯示,節后招聘職位逐周上漲,春季求職迎來高峰。“兩會”釋放眾多就業市場利好信號,在求職者、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以及社會各界的協同努力下,就業市場必將穩健向前。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