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知道,如今的BBA,最早被稱為“ABB”。曾經的奧迪汽車,才是一線豪華汽車品牌的“帶頭大哥”。
曾經的奧迪靠著“官車”的光環,坐穩了國內豪華汽車品牌的銷量冠軍,遠的不說,2018年,奧迪還曾以66萬的全年銷量,力壓奔馳和寶馬,拿下了國內豪華汽車品牌的銷量榜單第一位。但是,短短4年時間,奧迪便已經被寶馬和奔馳落下一大截。
(相關資料圖)
在上個月,奧迪僅僅賣出了4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1%,與之對比,奔馳賣出了5.8萬輛,寶馬賣出了5.5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銷量跌幅,均遠小于奧迪。
很多人把豪華汽車品牌的銷量下滑歸結為經濟不景氣,但是事實上,2023年2月豪華品牌汽車銷量為28.36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4%,距離豪華車型市場份額的歷史峰值僅差0.09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實際上買豪華品牌汽車的消費者,是增加了的,只可惜,這些銷量增長,都被其他高端品牌搶走了。雖然奧迪依舊與寶馬、奔馳位居豪華品牌第一陣營,且頭部BBA銷量都有下滑,但是差距在不斷擴大。
從均價上來說,奧迪和奔馳寶馬,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號稱一線豪華品牌的奧迪,平均的成交單價只有32.50萬,比路虎、雷克薩斯、林肯等二線豪華都還要低,較之沃爾沃,它也只是高出0.06萬(六百塊)而已。我們再看奔馳和寶馬,成交均價都超過了40萬元,幾乎比奧迪高出10萬元。
如果說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問題,那么奧迪最大的憂患還是在于,標簽的模糊化。
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奧迪主打的是官車,官車的標簽讓這款車進入國內市場之后如魚得水,一路發展順風順水,但是隨著政府用車改革,官車的標簽只能被摘掉了,奧迪又給自己貼上了科技的標簽,最開始,奧迪靠著“燈廠”的名號和虛擬座艙,還能勉強維持住這個標簽。但是隨著寶馬推出自適應激光大燈、奔馳發布智能數字燈光、別克裝備像素大燈、造車新勢力更是把大燈玩出花之后,奧迪的“燈廠”的身份就沒那么鮮明了。
而所謂的虛擬座艙,在造車新勢力面前更是被完爆,無論是科技感、豪華感,還是車機系統的易用性、可玩性,奧迪都已經遠遠不如造車新勢力的車機系統了。奧迪的科技標簽越來越模糊,越來越不被大眾所認可。
其實,汽車市場不是沒有給過奧迪機會,電氣化轉型就是小弟翻身的好機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原有的豪華品牌階梯序列被重構,只可惜,奧迪沒有抓住這次機會,在電氣化轉型上躊躇不定,錯失良機。2月份國產奧迪新能源銷量是1004輛,甚至還不如奔馳的2892輛和寶馬的6566輛。
燃油車即使大幅優惠也賣不動,新能源車型投放少,并且市場認可度低,標簽模糊,沒有品牌護城池,奧迪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或許,奧迪是時候思考原因,并且做出改變了,祝奧迪好運吧。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