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3年知乎發現大會”于北京舉行。大會圍繞主題“有問題,要討論”,發布了從政策、產品、商業化等維度優化創作者生態和商業化布局的平臺舉措。大會上,知乎籌備半年之久的“燈塔計劃”最終獲選名單全面揭曉。
“燈塔計劃”是知乎為優質內容創作者設立的“殿堂級”榮譽激勵金,面向科學、人文和社區精神領域。去年“燈塔計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中國文藝網三家指導單位和多家學術支持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全網遴選10個優質創作者或團隊,提供單項最高100萬元現金資助,并獲得知乎長期全方位創作支持,年度總資助金額為1000萬元。
在發現大會上,知乎戰略副總裁、社區業務負責人張寧進一步解釋了啟動“燈塔計劃”的想法,“與地平線上的其他建筑物都不同,燈塔足夠高,需要專業知識才能佇立高點,燈塔足夠亮,能破開阻礙給人們帶去指引。燈塔代表的專業與影響,是我們設立這個計劃的初心”。
(資料圖)
獲得“燈塔計劃”百萬創作金資助的名單如下:
遠夏和“一個男人在流浪”組成的流浪自然團隊聚焦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動物在中國》;
故宮古鐘表修復團隊結合3D技術修復保存的《故宮館藏人打鐘的修復與研究復現》;
食品工程師錢程團隊溯源工業化食品的紀錄片《科技味蕾》;
專業天文創作者劉博洋團隊關于中國空間站建造特寫的《空間站計劃2.0》;
物理從業者子乾和粲老師聚焦前沿物理實驗的《某科學的超級實驗室》;
地球科學藝術科普深海明燈團隊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觀測深海的《深海明燈:照亮深海,我們能夠看到什么?》;
日本動畫導演本多敏行團隊記錄保存傳統紙質動畫制作的《傳統紙質動畫制作過程的展示與保存-《小果醬》動畫的臺前幕后》;
社會創新機構奇途無障礙團隊關注殘障社群文化需求的《無障礙博物館:殘障社區連接計劃》;
關注精神心理健康的精神科小醫生團隊研究精神心理疾病人群的《多動癥人群的應對策略和潛在優勢》;
電影導演、編劇、制片人張小北關于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總裝廠 221 廠的歷史探究紀錄片《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總裝廠 221 廠口述史紀錄片》。
其中,《故宮館藏人打鐘的修復與研究復現》項目承襲了故宮文化標桿的熱度,在全民關注的文化復蘇思潮下,該項目將目光投向了貫穿古今的文物修復上,用技術復原歷史,用恒心接續文明。
熱愛星空、熱愛分享太空之美的科學傳播者劉博洋,通過自主開發空間站自動光學跟蹤程序,只為拍到中國空間站的高清影像,他的《空間站計劃2.0》項目也激起了一眾天文愛好者的熱情。
“燈塔計劃”還吸引到了國際頂級創作者、哆啦 A 夢電影系列的動畫導演本多敏行,其申報的關注傳統紙質動畫的項目經過審核,最終被“燈塔計劃”收錄。
在獲選的10個項目中,不乏有《故宮館藏人打鐘的修復與研究復現》和《紙質動畫保存》這樣傳揚文化內涵的優秀創作;也有聚焦科學的實驗項目,比如《空間站計劃》和《超級實驗室》;更有與人們生活場景息息相關的項目,比如《科技味蕾》和《無障礙博物館》……這些項目有的自帶熱度,有的深入人群,有的觀點新奇,有的研究有趣,但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特征:在不同領域里進行專業討論,反應對世界的未知發現和對生活的人文關注,并且在話題傳播和跨界互動方面也有著突破性的優勢。
近年來,知乎持續加大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的扶持力度。在發現大會上,知乎將“海鹽計劃5.0”的發力方向錨定為職人創作者群體,提升該群體創作權重,創作內容最高可獲得5倍流量及漲粉加權,并配合多渠道助力職人創作者變現。
“燈塔計劃”是知乎扶持政策中最為重磅、單項獎金最高的活動,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中,獲選項目將進行潛心創作并階段性產出成果,知乎也將對創作成果進行展示與認證,為優秀創作者們“圓夢”。
作為一項長期計劃,知乎“燈塔計劃”將升級為雙年計劃,每兩年舉辦一屆,下一屆“燈塔計劃”將在 2024 年舉辦。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