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南方網訊(記者/朱江偉??通訊員/林蔭)彩鹮,是一度被認為在中國絕跡的珍稀鳥類。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東莞謝崗鎮黎村村一稻田新發現5只彩鹮。這是東莞首次野外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彩鹮,是東莞鳥類新記錄。
流光溢彩太驚艷,鳥類愛好者“追鳥”忙
鳥類攝影愛好者蔡汝廣是發現彩鹮的“第一人”。4月15日上午,他來到謝崗鎮黎村松崗頭拍攝黑翅長腳鷸,突然發現遠處有幾只黑色的大鳥,形態像鷺鳥那樣大,于是他趕緊把它們拍下來了。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彩鹮。
修長的雙腿,嘴長而下彎,長嘴時而插入淺水中覓食,時而插入后翅整理羽毛……遠看像是平淡無奇的“黑鳥”,細看它們的羽毛隨著身體移動散發五彩光澤,著實讓人驚艷!聞訊而來的鳥類攝影愛好者紛紛驚嘆,埋著頭不停按下相機快門,記錄正在農田中漫步的彩鹮身影。
彩鹮屬于鳥綱、鵜形目、鹮科、彩鹮屬的鳥類,其體型修長,羽毛栗紫色,鳥喙似彎刀,羽色會隨著光照角度而改變,由此得名“彩鹮”。彩鹮主要棲息在溫暖的河湖及沼澤附近,有時也會到稻田中活動,性喜群居,主要以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蝦、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據悉,這次在謝崗鎮黎村新發現的彩鹮屬于旅鳥,在遷徙途中經過謝崗,由于黎村稻田的食物和環境適合它們的生活,因此停留在黎村稻田,待補充體力后將再次遷徙。
堅持愛鳥護鳥,廣東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
近年來,東莞市內連續發現黃胸鹀、黑臉琵鷺、東方白鸛、彩鹮等多種珍稀鳥類。東莞地形多樣,氣候條件優越,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并不斷通過規劃建設保護棲息地、整合優化提升棲息地質量等方式,加強陸生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目前,在東莞境內民間觀測記錄到的鳥類已達329種。
廣東歷來高度重視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今年3月第四十二屆“鳥節”暨“愛鳥周”以“保護野生鳥類,共建綠美廣東”為主題,在省內多地發起各類愛鳥護鳥行動。廣東省林業局還印發了《關于加強春季候鳥等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通知》,有效推動候鳥等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同時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執法體系,充分發揮省、市、縣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加強跨區域、跨部門野生動物保護協作,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和日常檢查巡查,嚴厲打擊涉野生動植物違法行為,不斷完善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網絡。
圖片:通訊員供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