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日前,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短視頻單元主題論壇在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該論壇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新聞社聯合主辦。
論壇現場,業界和學界代表圍繞“短視頻里的文化與文明”這一主題進行交流分享。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段鵬表示,當前數字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在互聯網技術的賦權下,移動傳播會形成新的文化傳播范式,這恰恰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傳播的重要契機。“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借助蓬勃發展的短視頻力量,為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度、參與度和影響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表示,業界需要從多角度、大格局來探究短視頻發展的時代意義。短視頻不僅引發了傳媒行業的劇烈變革,在增強文化的傳播親和力、推動東西文明交流方面,它也有著獨特的優勢。“一方面,可視化是降低跨文化傳播語言壁壘的最直接方式;另一方面,以交互性、裂變式傳播的短視頻,拓寬了傳者與受眾、受眾與受眾的話語空間,這對沖破‘信息繭房’大有益處。”
本次論壇主題發言分為“短視頻里的文化傳播”“短視頻里的中華文明”“短視頻里的中國故事”三個系列。
在擴大中華文明影響力方面,短視頻有何積極作用?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趙麗芳認為,技術賦權下的短視頻讓更多元的民族文化被看見,讓每個人、每片鄉土、每個民族被記錄。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殷樂提到,短視頻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所,應當以它為“楔子”,在此基礎上建構起新的文化形態和文化場域,讓古今中外各種不同文化再次相遇。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