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疫情終于過去,成長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根據(jù)目前機票預(yù)訂情況,去哪兒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推算,今年暑期預(yù)計國內(nèi)將有200萬兒童旅客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
家庭旅客更愿意為品質(zhì)付費,在去哪兒平臺上,暑期預(yù)訂中高星酒店的家庭旅客超過四成,高于平均值。親子游對消費帶動作用明顯,以三口之家北京五日游為例,預(yù)計至少帶動7000元消費。
200萬兒童第一次乘機出游 家庭旅客人均消費高四成
(資料圖)
疫情3年,許多人的生活被按下暫停鍵,對孩子們來說更是如此,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旅行,第一次看升旗,第一次看海……這些計劃遲了3年,終于在今年得以實現(xiàn)。在去哪兒平臺上,兒童新客量較疫情前增長三成。根據(jù)目前機票預(yù)訂情況,去哪兒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推算,今年暑期預(yù)計國內(nèi)將有200萬兒童旅客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
去哪兒數(shù)據(jù)顯示,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的兒童中,6-12歲占比33%,2-6歲占比63%,另有4%的小小旅客擁有了人生第一張嬰兒票。
這些兒童旅客中,絕大多數(shù)出行由成年人陪同,但也有一些“勇敢”的小旅客獨自乘機——最小的旅客剛滿5歲,從廣州飛往上海。目前,多家航司都可申請無成人陪伴兒童服務(wù),在起飛及抵達目的地機場,航空公司有專人協(xié)助孩子完成相關(guān)流程,幫孩子完成空中之旅。
兒童旅客消費帶動能力明顯。一個兒童旅客,意味著將帶動1-2名成年旅客同行。第一次帶兒童出行的旅客,更愿意為品質(zhì)付費,以三口之家北京五日游為例,預(yù)計至少帶動7000元消費。去哪兒數(shù)據(jù)顯示,帶兒童出游的旅客,預(yù)訂中高星酒店比例達到41%,高于平均值(30%);餐飲、景區(qū)門票等綜合消費是普通旅客的1.4倍。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首次乘機的小學生比疫情前多六成
隨著暑假到來,小學生們積累3年的出游需求集中爆發(fā)。去哪兒數(shù)據(jù)顯示,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的旅客中,6-12歲群體增幅最高,較2019年增長六成以上。
從目的地來看,那些擁有“必打卡”景點的大城市是帶娃出游的首選。在去哪兒平臺上,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廣州等大城市預(yù)訂量排名前五。北京的天安門、故宮、長城,上海外灘、迪士尼樂園,杭州西湖,西安兵馬俑……這些從電視、圖書、課本上看過的地方,擔得起“第一次旅行”的意義。
7年前,小宇從去哪兒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6年前,小小宇出生,在小宇的記憶里,孩子說話很早,2歲就能很流利地和大人對話了,他答應(yīng)小小宇,上幼兒園前帶他坐飛機出去玩。3年前,疫情到來,這個計劃被擱置至今。2023年4月,小宇為小小宇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完成遲到3年的約定。
“孩子6歲了,畫過飛機折過飛機就是沒坐過飛機,一路上他說個不停,直到飛機落地上海都沒停下來。”小宇說,他們住在外灘邊,拉開窗簾就能看到外灘,一大早去了城隍廟,吃了小楊生煎、老城隍牛肉面、南翔小籠包、蟹黃湯包,下午步行到南京路步行街,逛了逛M豆店,還買了衣服……“這些是昨天孩子復(fù)述給我的,一樣都沒落下。一次旅行不一定會改變什么,但也有可能改變很多。”小宇說。
最小新旅客僅出生28天 學齡前兒童更愛親近自然
在疫情期間出生的孩子,可能從未接觸過真正的大自然。去哪兒數(shù)據(jù)顯示,除大城市外,草原、海邊、湖邊等目的地,更受學齡前兒童的父母青睞。青島、威海、煙臺等沿海城市,呼倫貝爾、呼和浩特、張家口、包頭等靠近草原的城市是熱門選擇。
“三歲以前的小孩對傳統(tǒng)旅游景區(qū)沒什么感覺,但是他們在海邊能挖一下午沙子,在大草原光是拔拔草就非常開心。”葉子是一歲零九個月寶寶的寶媽,恰逢老公換工作,她們在6月帶著孩子飛往海拉爾市,開啟五天五晚的草原之旅。
6月從北京首都機場飛往海拉爾東山機場,單人票價打折后僅600元,嬰兒票是成人原價1折不到200元,且無需支付機建燃油費用。上飛機后,空乘人員會提供安全帶,讓孩子和家長坐在一起。“出發(fā)前擔心很多,怕孩子不舒服,怕孩子哭鬧,怕手忙腳亂,怕影響他人……真的出發(fā)了,卻發(fā)現(xiàn)其實根本沒那么多事。”葉子說。
在草原上,葉子為女兒糖糖換上小紗裙拍了照,陪她拔草,看到了五種不同的蟲子,還見到了真的羊。旅行的第三天,葉子一家看到了草原日出。太陽從地平線跳出的一刻,葉子覺得即使辛苦,這趟旅程是值得的。
在去哪兒平臺上,暑期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最小的一名旅客僅28天大,跟隨父母從上海飛往宜昌。隨著暑期到來,更多年輕父母將為孩子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去哪兒將提供“親子票”折扣,并篩選親子游目的地和玩法,為他們提供低價產(chǎn)品和深度體驗。
去哪兒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人生有很多第一次,我們往往會為第一次賦予特別的含義。每年有百萬旅客通過去哪兒平臺,帶孩子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出游,這些年輕人的成長時刻,年輕父母的責任時刻,都隱含著我們工作的意義。”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