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段時間,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領新一輪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浪潮,大模型相關新研究、新產品競相涌現。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10億級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已發布79個。
近期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紛紛出臺政策舉措,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創新步伐,開展大模型創新算法及關鍵技術研究,探索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徑,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出現了多個在行業有影響力的大模型。
報告顯示,中國已有14個省區市在開展大模型研發,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廣東,其中北京38個、廣東20個。在模型領域分布上,自然語言處理是目前大模型研發最活躍的重點領域。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發布此項報告時表示,目前,中國在大模型方面已建立起涵蓋理論方法和軟硬件技術的體系化研發能力,形成了緊跟世界前沿的大模型技術群,涌現出多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預訓練大模型。
不過報告也顯示,目前我國在計算機視覺和智能語音等領域的大模型還較少。在研發主體分布上,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等不同創新主體都在參與大模型研發,但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聯合研發仍不足。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能部主任曹峰表示,以ChatGPT、GPT-4為代表的大模型技術,展現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行路徑,但目前我國在通用人工智能發展上還存在基礎理論和算法貢獻不足,缺乏核心理論創新,相關企業布局不均衡,多數聚焦在應用層面,產業自主創新的生態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建設。(郭倩魏夢佳杜康)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