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0日訊(記者 李方) 端午將至,高考結束后的畢業生們可以愉快地玩游戲了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如果未滿18歲,依然要接受防沉迷的限制。騰訊游戲近日發布《關于端午假期未成年人游戲限玩的通知》,規定未成年用戶可以在6月22日至24日期間的每晚20點-21點之間登錄體驗游戲。在嚴格的防沉迷系統面前,未成年人端午節假期仍然每天只能玩一個小時。此外,騰訊游戲將在6月底發布“暑期限玩日歷”。
(相關資料圖)
自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以下簡稱“830新規”)以來,游戲行業積極落實限制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充值消費額度等5項要求。今年一季度,騰訊游戲未成年人在游戲時長、流水中占比僅0.4%和0.7%,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96%和90%。
超86%家長對“830新規”表示滿意
“830新規”后,整體游戲行業防沉迷取得一定效果。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布的《2022中國游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830新規”對于未成年人游戲行為的管控直接有效,目前游戲防沉迷系統已成功覆蓋了九成以上未成年玩家,每周游戲時間在新規規定的3小時以內的未成年人占比已增長至75%以上,游戲沉迷問題進一步解決。
報告提到,現存未成年游戲用戶的家長中,超過86%的家長對新規的執行效果表示滿意。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一項2023年六一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者認為與兩年前相比,網絡平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有進步。
據了解,以騰訊游戲為例,除了接入國家統一的實名驗證系統,對實名為未成年人的賬號實行“限時、限玩、限充”外,也主動采取比行業、規定更嚴格的身份識別辦法,針對未成年人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限制問題,通過AI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針對用戶游戲內行為特征進行判定,“抓”出冒用家長等成年人身份的賬號,在實名之后再次進行人臉驗證,并接入公安權威平臺進行數據比對,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將被納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監管。
探索游戲產業應用新范式
在限制未成年人游戲沉迷取得效果的基礎上,如何讓青少年正確地看待游戲、應用游戲,也是值得探索的一項長期工作。騰訊游戲未成年人保護體系負責人鄭磊提到,“現階段,家長和孩子會問我們一些更深刻的問題,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問題,比如除了去封堵、我們怎樣更好的告訴青少年去做怎樣正確的事情?”
在今年2月舉行的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騰訊游戲宣布通過“智體雙百”等項目探索實踐更具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落地“未來教室”和“未來運動場”,為城鄉孩子帶去科技和體育兩方面的支持。
近年來,ChatGPT的推出、英偉達的崛起,讓更多人開始正視游戲背后的科技價值。據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發布的《游戲技術——數實融合進程中的技術新種群》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游戲技術對芯片產業的技術進步貢獻率大約為14.9%,尤其是以云游戲為代表的新興技術領域,有望讓云端算力需求倍增,對于我國實現自主可控的圖形計算架構有著重要意義。
騰訊方面表示,伴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變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也將面臨新的挑戰,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為未成年人提供清朗的網絡空間。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