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說來話長,咱們就長話短說。
前陣子小米不是發布了一臺迷你主機么?它搭載英特爾酷睿 i5-1240P 處理器,16GB DDR4 內存以及 512GB PCIe 4.0 SSD,首發價 3699 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同時,小米還推出了這款機型的準系統版本,也就是在前面這配置的基礎上,去掉了內存、固態以及 Win11 系統,價格便宜 900,售價 2799。
不夸張的說,第一眼看到這款產品,當時我就種草了。
因為對于像我這種平時不怎么玩游戲,只拿電腦刷劇辦公的人來說,這種形態的主機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制,重量輕體積小一點都不占地。
然而等到我做功課的時候才發現, 網友們對于這款產品的風評卻不咋滴。
一方面是因為有人把這款主機拆了之后,發現它的內部構造幾乎跟英特爾之前發布的一款 nuc 一模一樣;另外 i5-1240P 的性能也差點意思。
俗話說的好沒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搜索同類產品之后, 我承認之前確實是孤陋寡聞了,原來市面上做這類迷你主機的廠商還真不少。。。
而且你敢信 3699 這個價位,我們其實已經能買到搭載 AMD R7-6800H 處理器的迷你主機!
盡管 i5-1240P 的核心數更多( 4 大核 + 8 小核 / 16線程),但是局限于頻率和功耗,它的多核性能反而不如 R7-6800H( 8 核 / 16 線程 )。
再加上 6800H 搭載的 680M 集顯,它的性能足以媲美 MX550 或 1050Ti 級別的獨顯, 所以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這倆處理器是我肯定首選 AMD~
而在這些搭載 R7-6800H 處理器的迷你主機中,零刻 SER6 Pro 應該算是被網友們提及最多的機型之一。
3688 的價位,它除了搭載 R7-6800H,還給了我們 32GB DDR5 內存以及 500GB PCIe 4.0 SSD,并且也支持 WiFi 6,性價比可以說吊打小米。
當然了,要是你選擇的是沒有內存和硬盤的準系統, 那么 2558 就能獲得一臺迷你主機,比標準版直接便宜一千,說實話這價格我心動了!
最終通過層層關系,托尼也是成功搞來一臺零刻 SER6 Pro,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它使用起來到底咋樣( 全程無廣,可放心食用 )。
老樣子咱們先從外觀說起。
有一說一本來我對它的做工沒抱多大期待,因為零刻算不上一線品牌,再加上它的價格擺在這里,還要啥自行車?沒曾想它的做工竟然還可以。
主機外殼采用了全金屬材質,頂部則是使用了一塊透氣織物裝飾板,在它的右下角還印有零刻品牌的 logo 標識,同時四周還做了一圈亮面切割。
再加上它墨綠的配色和方正的造型,這樣的顏值還蠻符合理工科的審美好吧, 說好看可能差點意思,但是絕對不丑。
主機整機五百多克的重量相對來說也比較輕,但要是再加上這塊板磚適配器,它的重量就來到了一千多克,如果壁掛還得考慮電源的擺放位置。
不過根據官方給出的說法,零刻已經聯合航嘉制作了新的 120W 電源,體積相較之前縮小了 2/3,后續可以免費更換,這點絕對要給好評。
另外得益于標準版自帶 Windows 11 專業版系統,所以這臺主機開機就能用,你還別說,給它連上藍牙鍵盤和鼠標,放在桌面上確實挺簡潔:
要是不嫌麻煩,你甚至可以把它裝包里每天帶到公司,下班后再帶回家。
這樣無論生活還是工作,用的都是同一臺電腦,數據都保存在同一臺電腦里,順便還能薅一波公司每個月幾百的設備補貼,如果有的話~
接口方面。
在零刻 SER6 Pro 機身的背面設有 1 個 2.5G 有線網口、1 個 USB 3.0、1 個 USB 2.0 和 2 個 HDMI 2.0 接口,最左邊的電源插孔仍然是 DC 口:
而在它的正面則設有 2 個 USB 3.0、1 個 USB 4.0 接口和 1 個 3.5mm 耳麥接口:
這樣的接口配置怎么說呢,對我來說滿足日常使用是夠了, 不過相比小米那款迷你主機,它少了一個 Type-C 接口,多少讓人覺得有點膈應~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 零刻 SER6 Pro 的這個 USB 4.0 接口除了支持供電、 數據傳輸 ( 20Gbps )和視頻輸出外, 還支持外接顯卡塢。
不過我尋思著我都買迷你主機了,再給它外接一個獨顯好像貌似也沒那個必要,不然我為啥不直接整臺主機呢?要知道顯卡塢可一點都不便宜。
當然接口有這功能肯定比沒有好。
懷著好奇的心理,托尼也是試著拆了下機,發現它內存條使用的是兩條 16G 英睿達的 DDR5 內存,而硬盤則是金士頓的 PCIe 4.0 硬盤。
與此同時這臺迷你主機還提供了一個額外的硬盤位用于擴展,只不過這個硬盤位只支持 2.5 英寸的硬盤。
考慮到這款迷你主機不支持內存超頻,內存的上限就擺在那里,上 64G 內存又沒那必要,所以留給我們自由發揮的大概也就只剩硬盤。
實測,標配的硬盤讀寫速度屬實不咋滴,建議有條件可以直接上更好的 PCIe 4.0 固態,或者直接買準系統版,自己再另外配內存和硬盤:
至于差友們最關心的性能方面。
作為 CPU 廠里最會做顯卡、顯卡廠里最會做 CPU 的廠家,AMD 這次可謂完美結合了兩者的優勢,推出的 R7-6800H 絕對堪稱一款神 U。
它不僅可以提供充足的處理器性能,更重要的是還有一顆規格高到離譜的核顯 Radeon 680M,這顆核顯理論跑分甚至比 GTX 1650 還高:
反饋到實際游戲體驗上,在 1080P 分辨率下,這臺迷你主機也不是不能玩 3A 游戲,當然這個時候畫質和幀率我們就只能二選一:
有些差友可能還會關心它的散熱和運行噪音。
就這么說吧,在 AIDA64 軟件中,單烤 CPU,它的主頻最高可以到 3.8GHz,最低 3.2GHz,CPU 溫度維持在 88℃ 左右,表現只能說一般。
噪音方面,風扇全開情況下,這臺主機的噪音表現對我來說完全能接受,就像旁邊擺了臺小風扇,如果是在辦公司,基本可以忽略。
總的來說,這種形態的主機注定不是適合所有人。
迷你主機的使用場景比較固定,要便攜可以買筆記本,要性能可以自己組臺式機,它最吸引人的點,大概就在于緊湊的機身可以節省更多空間。
至于 “ 空間 ” 在大家心里值多少錢,就得因人而異了。
在我看來這些廠商都要感謝下 AMD,感謝 AMD,讓迷你主機得以用上更強的核顯,現在不少輕薄本和游戲掌機用的也是 R7-6800H。
還能說啥呢,AMD YES!
撰文:胖虎 編輯:面線
圖片、資料來源:
京東、小米官網
B 站@筆吧評測室,小米迷你主機評測:一臺 “ 精裝修 ” 的NUC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