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600
1月份,一條“小米汽車設計泄密”的新聞沖上平臺熱搜。
當時,一博主在其賬號公布了關于小米首款汽車的種種設計細節,引來眾多關注。可隨即小米公關經理王化就立即回應:該內容涉嫌設計文件泄密。
(資料圖)
2月2日,小米公布最終處理結果,將對涉事合作方處以100萬元的經濟賠償。
其實小米這次的泄密事件還算幸運,根據多位從業者分析,該事件實際影響可能并不大。但有些公司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其實,小米早已不止一次慘遭泄密了,此前小米mix4和小米12的設計細節也曾被泄露,對于小米來說,非常有必要加強保密工作。
可需要加強保密工作的公司,又何止小米,就連本身就是從事安防行業的公司也曾慘遭泄密。
2020年8月,北京一家安工公司在企業競標時失敗,一下損失上千萬元的營收。該公司在事后復查時竟然發現,自己竟然是被一個常見的GPS定位器竊聽了機密。
根據該公司員工透露,原本公司的方案會議是高度機密的,誰也沒有想到,會議室里的座椅下藏著一個原本用于汽車防盜和企業運營車輛管理的GPS定位器。
而就是這個GPS定位器,導致會議內容全被泄露,而對家公司則根據該內容針對性制定了新的競標方案,并憑此競標成功。
因為一個小器械就被泄密的事情早就不算少見。
2012年時,兩家湖南企業相互指責對方的監視、竊聽等不正當商業行為。
其中一家公司泄密嚴重,往往高層會議剛開完,轉天就能在網上看到全部資料。
被逼無奈之下,該公司董事長甚至將會議地點選在距離總部上千里外的城市,就算這樣,還必須要求周圍沒有任何電器,同時必須是露天。
上面的泄密事件還僅僅是金錢上的損失,可大眾的一次泄密事件就不那么簡單了。
2020年7月,有媒體曝光,大眾一個名為Project 1的特別項目小組已經被監聽整整一年時間,會議錄音全被泄露。
長達一年的被監聽事件,大眾自己都“感到十分震驚”,因此立即展開內部調查。可能因為此次泄密影響過大,大眾的調查進度飛快,立即就確定了一名“內鬼”員工。
隨著這名“內鬼”員工的被處罰與停職,泄密事件似乎塵埃落定。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該員工就被人發現死在一臺被點燃的汽車中,雖然法醫鑒定認為,“沒有明顯他殺跡象”。但另一個線索顯示,就在該員工去世前,該員工住宅還曾被人縱火。
在“互聯網時代沒有隱私”已經成為一種共識的當下,企業們似乎也難逃其手。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