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作者 | 三北
(資料圖片)
編輯 | 漠影
4月18日,在2023春季釘峰會上,釘釘正式接入千問大模型,成為業內首款接入大語言模型(LLM)“大腦”的大型智能協同辦公平臺。用戶輸入一個“/”就能調動10余種高能AI能力,一個更智能的釘釘正成為2300萬企業把握新一波AI紅利的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全景相機頭部企業影石Insta360(簡稱:影石)也在會上就釘釘智能功能應用進行了分享。在運動相機用戶圈里,創立于2015年的影石已經是比肩GoPro的存在,在消費全景相機市場,“Insta360”基本成為這一品類的代名詞,就像消費無人機領域的大疆一樣,將產品賣到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市場份額第一。
“創新是影石的生命力。”影石CSO袁躍說,“一直注重創新力的影石,通過釘釘深入洞察市場和用戶,并在各個業務環節中提高協作效率。”
一幅籌謀7年的數字化全景圖徐徐展開,為產業提供了一個重要范本。從軟硬件開發到市場拓展,從研發測試到量產運營,影石通過釘釘及其上面的低代碼開發平臺氚云、協作平臺Teambition、智能機器人、音視頻等功能實現了關鍵流程的數字化。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22年12月底,釘釘用戶數已破6億,服務企業組織數超過2300萬。越來越多像影石、Rokid這樣在資本和消費市場炙手可熱的炫酷科技企業都成為了釘釘“朋友圈”中的一員。
為什么這些科技企業都選擇了釘釘?正值通用智能風起,各行各業如何在迷霧中找到適合自身的數智化轉型路徑?背后有什么樣的判斷邏輯和行動準則?通過對話影石CSO袁躍,智東西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七年實現賽道全球第一,影石靠什么管理研發創新?
2015年,一種360度敞視的視頻通過互聯網在全球傳播,三星、理光等相機大廠陸續為這一未來內容形態推出了名為全景相機的新品。然而,這些產品大多使用門檻高,連接手機使用非常不便。
這讓影石的創始人看到了商機。“我們能不能生產出一款讓用戶即拍即得的全景相機?”基于這樣的思路,影石于2016年推出第一代消費級全景相機Nano,隨即憑借“直插手機、一鍵分享社交網絡”的全新體驗一炮而紅。
而后,影石將產品品類拓展到運動相機、專業級VR相機及手機穩定器等各品類,逐漸獲得了全球科技發燒友、攝影愛好者的喜愛。目前,影石的產品已賣到了超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被用到了北京冬奧會賽場、NASA火星探測器“洞察號”任務上。
“當下,我們在全球的全景相機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一舉打破GoPro等歐美品牌的壟斷,運動相機也達到全球第二的份額。”袁躍說。
談及取得市場認可的原因,袁躍認為,創新是影石的生命力。“創新有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一是洞察,離開洞察創新就是無源之水;二是效率,做得比別人快,才叫創新。”
如何把握效率和洞察?這離不開背后公司在2015年創業之初就選擇了組織和協同的數字化,逐步將一些流程搬到線上。
袁躍稱,七年以來,影石已形成了一副數字化全景圖。
影石一方面依靠釘釘低代碼、Teambition、音視頻等功能,以及開放生態中的各種專業的客戶關系管理、財務等系統做數字化;另一方面積極將這些數字化工具打通,做內部減熵。從各部門分別將關鍵流程搬到線上,到形成專門的數字化團隊優化工具使用方式,影石逐漸解鎖了其“創新密碼”。
二、深入業務流程解決問題,成本壓縮上百萬元
影石選擇數字化工具的核心準則是“結果導向”。
袁躍談道:“本質上是深入業務流程瓶頸,看工具能解決什么問題。”
與很多互聯網企業類似,影石具有小步迭代、快速研發的特征。但與互聯網企業不同的是,智能硬件企業需要做軟件和硬件協同開發,工種繁多、流程復雜,因此數字化的難度也更大。
那么影石在創新管理流程上具體有哪些痛點?又是如何通過釘釘找到了數字化解法?
袁躍解讀道,比如在硬件研發方面,影石目前已形成多元的技術體系,包括全景圖像、采集和拼接、防抖技術、AI影像處理、計算攝影、模塊化防水相機等核心技術;新品研發從驗證、測試到量產,任何環節不達標都可能返工重做,此前項目經理拿著紙質材料跨部門一次次協調溝通的做法效率低下。
為此,影石在釘釘上用氚云低代碼開發平臺搭建了一套研發項目管理系統,將其研發的每個流程分解并與責任人綁定,相關資料在釘釘上公開透明。據稱目前影石已通過釘釘搭建了181個低代碼應用,整體協同效率提升一倍,節省了上百萬的成本。
還比如在軟件研發方面,影石insta360 APP迭代開發在過去很長時間里,需求、任務、Bug散落在不同地方,迭代周期和進度不可控。袁躍稱,通過釘釘Teambition平臺,影石將提測到上線時間從3周縮短至3天,據稱研發效率的人天考核數值實現翻倍提升。
此外,作為“出海”新貴,影石也通過釘釘助力產品出海。首先是公司注重本土化,選用統一工具有助于海內外統一管理。其次,基于釘釘的實時翻譯、雙語流程管理等功能,公司提高了溝通效率。最后,面向全球市場的社交媒體內容營銷,釘釘機器人助其洞察市場、科學決策。
影石的數字化也經歷過水土不服。袁躍告訴智東西,比如將紙質流程變線上審核時,原本可以在交接紙質文件時溝通的事,都必須落到書面上,這就使得原本寫的模糊的信息就需要提報更清楚,這在早期投用時對一些員工來說很難適應。不過,隨著磨合,員工們也逐漸接受這一方式,數字化流程最終讓審核變得高效可追溯。
可以看到,影石在選擇數字化工具時不僅考慮了協同溝通需求,還更進一步深入業務流程、軟硬件開發體系,尋求真正解決問題。
隨著智能技術掀起新的產業革命,越來越多的企業及產品都將用到AI技術,軟硬件一體開發也將更普遍,從而使得業務、研發、運營等流程和體系更加復雜,影石的數字化之路可以說為很多企業提供了參考。
三、從機器人到大模型,釘釘加快智能化進程
當下正值通用智能浪潮滾滾而來,如何找到數字化新大門的“鑰匙”,是很多企業迫切關注的問題,也是影石公司的重要新議程。
4月18日,隨著釘釘接入千問大模型,其具備了包括自動生成群聊摘要、輔助內容創作、總結會議紀要、草圖變小程序等眾多AI能力。這些進化的AIGC(生成式AI)能力迅速引起了影石的關注。
袁躍談道,智能功能本質上是讓產品更易用,影石非常期待釘釘推出類似智能化工具,希望可以快速研究使用。
在此之前,影石就深度使用了釘釘機器人等智能功能,可以說是最先嘗到智能技術紅利的企業之一。
比如在2020~2022年“芯片荒”期間,公司面臨核心元器件供不應求,缺貨嚴重影響生產。過去,采購人員需要時刻盯著網站,時時刷新搶單,但長時間下來,人力總有疏漏。為此,影石引入釘釘機器人助采購員搶單,自動刷新和推送新上線期間信息,據稱每個星期節省2個人天數。
還比如在日常的市場洞察方面,影石也通過釘釘機器人推送運營數據。有一次,團隊通過釘釘機器人洞察到Insta360 GO下的騎行運動模版點擊和下載率極高,一個月內,研發人員基于此針對騎行定制方案;半年后,影石便打造了專門的騎行套裝,開辟新市場。
袁躍告訴智東西,當下,隨著大模型及生成式AI在內容領域掀起新浪潮,影石自身已有一些AIGC方案,比如其產品通過搭載了Auto—Frame自動取景技術,支持用戶對一鍵成片,智能識別精彩畫面、自動轉場和配樂;影石還基于沉淀多年的AI圖像技術,前兩周剛推出了AI手機穩定器Flow,不斷邁向更廣闊的應用領域。
更智能的產品呼喚更智能的研發管理流程,這也是影石希望與一起釘釘做更多探索的原因。
“首先,更智能的工具能夠解決效率問題,助我們更快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其次就是幫我們看到盲點,比如AI診斷一些流程漏洞,幫企業科學決策。”袁躍說。
結語:更智能的科技圈,呼喚更智能的辦公助手
在本次春季釘峰會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像影石這樣的酷炫科技企業選擇釘釘,通過低代碼開發平臺、智能機器人等工具實現數字化。
與常見的互聯網案例不同,影石的實踐展現了釘釘工具深入軟硬件開發流程和行業洞察的穿透力,而不再是簡單的線上打卡等通用功能。正如袁躍所說:“釘釘不僅是一個溝通、協同工具,還能解決掉一些公司本身在流程上的需求。”
正值當下大模型掀起新一波AI浪潮,擁有6億用戶的釘釘也在變得更加智能化。隨著接入千問大模型,這個國民級智能協作平臺有望在人機協同方式上再進化,從而助各行業的企業進一步釋放生產力。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