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老舍與北京
發布《2015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老舍與北京》(全文共913字),更多2015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相關文檔資源請訪問。
(相關資料圖)
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_老舍與北京
我看見祥子手里撥弄著現洋,心中盤算著*車,嘴里念叨著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著光;我看見王順發忙著擦桌子碼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著老北京的大茶壺,壺嘴徐徐吐著水霧;我看見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紅,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兒爺昂首挺胸,老太爺微笑點頭;我看見沙子龍直視眾徒一言不發,心中暗道:“不傳!不傳!”堂前老北京那只鏢局長槍,靜靜倚立墻角,與主人遙相呼應……
讀老舍先生的書,仿佛被書中人物引領著,游覽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氣息,欣賞北京的色彩,聆聽北京的節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號啊!
那是老北京的絲絲縷縷、點點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語,激越鏗鏘,余韻悠長;如一壺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無窮。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飲食――“良鄉的肥大的栗子,過了砂糖在鍋里‘唰唰’地炒著,連鍋下的茶煙都是香的”,“高粱紅的河蟹,用竹簍裝著,沿街高聲叫*;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在酒樓里,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只有老北京才會有如此誘人的風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領略得如此動情傳神!
老舍先生雖然祖籍山東,可他卻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無比地愛著北京。他愛老北京的一切,正如舊歷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致、精巧,更傳達著文化的氣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對北京的無比熱愛,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理想的北京,一個現實而又詩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號。
老舍先生出過國,留過洋,他自然懂得時代終究會推動“老北京”變成“新北京”,這是一種欣喜與哀婉交織的復雜情感。這種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歡逛八面槽、大柵欄、琉璃廠,可他也惋嘆“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店鋪都會消失”。正因為此,老舍先生在新時代北京的舞臺上,努力創造著新北京的語言和形象,創造著新北京的符號。
于是,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為了北京歷史與現實的,北京人眼里與心中的,一座永恒的豐碑。
2010上海高考滿分作文:滋養文化的“活魚”
發布《2010上海高考滿分作文:滋養文化的“活魚”》(全文共938字),更多2010上海高考滿分作文相關文檔資源請訪問。
《阿凡達》的光芒照射整個地球村。我國一名導演陸川曾經說過一句話,審視國內電影與卡梅隆的大作間的距離,我們不禁要問自己缺乏的到底是資金、技術還是真誠的心?
丹麥人有自己獨到的智慧,尺寸不夠的魚讓它們放生不是更好嗎?我國先賢孟子在冥冥之中,也將智慧的火光迸發于此。我寧愿相信,讓小魚長大不只是單純的智慧,更是一種氣度和心胸。
余秋雨撰寫《文化苦旅》時耗費了諸多日夜。但那不是空洞的時光。背起行囊,徜徉于江南水鄉的旖旎溫婉抑或是行走于絲綢之路的大漠孤煙,都是文化人必不可少的生命體驗。
喜愛文學的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錙銖必較想精心斟酌每個字時,文章已于無形中失色,因為計較投入與產出比率的心思太多。當與自然為伴與生活為友,信手拈來有感而發,那種暢快才是無與倫比的。不難理解近年來網絡寫手層出不窮,又如曇花一現般迅速沉寂是為什么?興許我們的鼠標會短暫青睞無厘頭的文字,但我們的心不會長久接納文字背后的浮華與短視。
你有勇氣像卡梅隆一樣拍完令世人驚艷的《泰坦尼克號》花十幾年光陰去打磨一部巨作嗎?你有決心像余秋雨帶著一顆深味人世滄桑的心踏上旅途邊走邊記嗎?不用細密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折射出的是一份安然、平和的心境。
我們常說人的欲望是無限的,要會舍才會得。但我想這當中除了舍得的辯證,更需要的要有一顆甘于等待的心。敢于放棄這一刻的光華,等待整個太陽的普照,甘于讓青柿子待在樹上掛著秋霜,等待下一季滿枝盈盈的碩果。對于每一個人,這種等待的方式有所不同,對于文化人來說,這份寧靜的守候尤為關鍵。不要做只為一首歌膾炙人口的歌手,要做讓音樂滲透幾代人心靈的歌手;不要做只為票房而浪費膠片的導演,要做讓唯美畫面永駐人心的*人。
文化創辦的起因動念繁多,但歸宿只有一個,讓文化滋養人心,潤物無聲地撫摸我們的靈魂。陸川對卡梅隆的崇拜不如說是對丹麥人和孟子的崇拜。每個文化人擔負起圣潔的文化使命,整個民族的華麗轉身就不難看到。
把網撒開吧,只默默等待魚兒長大,用這樣的情懷不僅擁抱藝術,更要擁抱生活的每個片段。唯有為那些大美、大愛和大求預設空間,魚兒才得到活水的滋養。到那時閑看花開花落,做觀云卷云舒,一拉釣竿,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標簽: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