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一貫高調的藍廠,今年居然有些低調。
掐指一算,自去年年末發布vivo S16系列以來,藍廠已經有整整四個月的時間沒有新產品了。
在此期間,超大杯的大底影像之戰已然打響,Redmi、真我和一加的中段戰爭愈演愈烈。唯有藍廠vivo,始終是一副我自巋然不動的樣子,似乎這手機市場的紛紛擾擾和他們無關。
【資料圖】
(圖源:雷科技自制)
按照藍廠官方的說法,這叫「沉淀」,唯有不斷沉淀、形成技術積累并轉化為產品優勢,才能做出有著不錯口碑的產品。
那么在「沉淀」過后,藍廠端出來的是什么作品呢?
答案是兩款全新的折疊屏手機——主打豎折和時尚屬性的vivo X Flip以及主打橫折和全能屬性的vivo X Fold2。
(圖源:vivo)
在前代產品吃到機身沉重的暗虧后,vivo X Fold2依然選擇主打全能屬性,讓人不禁對藍廠在產品理念上的堅持致以敬意。
這也讓小雷非常好奇嗎,如果說,上一代產品算是vivo在折疊屏領域的試水之作,那么如今這一代作為「沉淀」許久的繼任者,在體驗上到底又有哪些升級?
話不多說,小雷決定親自盤盤這臺vivo X Fold 2。
旗艦機,只是厚一倍
「人靠衣裝馬靠鞍」,旗艦得先看外觀。
有了解過vivo X Fold的機友,應該能看出來。
之前它那個相機設計,直接就是從vivo X80系列身上復制黏貼過來的。
不過人家嘛,把這叫做家族式設計。
(圖源:vivo)
到了vivo X Fold2,誒,家族變成vivo X90系列了。
那么這款產品自然也是順理成章地,用上了和vivo X90系列極其類似的「歪嘴」型后攝設計。
當然,官方這叫「天圓地方」就是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當然,區別還是有的。
一方面嘛,vivo X90系列上的拼接「腰線」,被藍廠改成了豎向的拼接工藝,觀感上還是有些新意的。
另一方面,小雷手上這款弦影黑配色,看起來像是素皮材質,實際上卻采用了獨特的皮紋玻璃材質,觸感那叫一個出色。
(圖源:雷科技自制)
誒,但是呢,觸感足夠出色,并不意味著手感也是頂級。
前代產品vivo X Fold,為了塞進足夠全能的配置,整機折疊厚度達到了15mm,重量也達到了約311g。
在「沉淀」一年后,基于更極致的堆疊、更輕量的結構等,vivo X Fold2的折疊厚度來到了12.9mm,重量也被縮減到了278g。
沒錯,它比上代薄了、輕了很多。
但是它依然夠厚、夠重。
按照官方的說法,vivo X Fold2現在的三維基本是和貼膜帶殼的iPhone14 Pro Max差不多。
問題在于,小雷此前日常使用的手機是一臺小米12s,而市面上絕大多數人使用的產品也絕非「貼膜帶殼的iPhone14 Pro Max」這樣極端的超大杯產物,對于這種用戶而言,要拿vivo X Fold2當主力機,就必然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
當然,產品形態的差異,給vivo X Fold2帶來了傳統直板手機沒有的優勢。
最直觀的差異,就是vivo X Fold2的屏幕配置
即便早有準備,但是當我展開之后,vivo X Fold2那塊碩大的內屏依然能讓我感到驚艷。這塊8.03英寸的三星E6屏幕,擁有2K+分辨率、支持120Hz刷新率、1800nit峰值亮度,搭配更淺的折痕,在同類產品中穩居第一梯隊。
就是大伙吐槽的那顆右置居中挖孔攝像頭,依然呆在那里。
誒,搭配上這4:3.55的屏幕比例,橫屏播放視頻時,存在感立刻就拉滿了。
至于外屏,同樣是一塊6.53英寸的三星2K E6屏幕,藍廠希望讓它在折疊的情況下做到類似常規直板機的體驗。
就是在實際體驗中,這塊外屏反而成為了我日常使用中的主力,至于原因為何,看下去就知道了。
最至于頗受好評的超聲波指紋,這代產品也沒落下。
這種一次錄入,內外雙屏瞬間解鎖的體驗,確實是用一次就回不去的。
能娛樂,只能娛樂一點
在使用vivo X Fold2的這段時間里,性能可以說是不用我操心的問題。
相比起上一代的驍龍8 Gen1,vivo X Fold2的處理器升級到了驍龍8 Gen2,搭配上LPDDR5X+UFS4.0,安兔兔跑分直接沖到了130萬。
別說折疊屏了,對比直屏旗艦都完全不虛。
(圖源:雷科技自制)
游戲體驗上,我個人平常會游玩《賽馬娘》、《碧藍檔案》和新推出的《崩壞:星穹軌道》等游戲,其中《賽馬娘》、《碧藍檔案》都可以無腦拉滿畫質流暢運行,這種二次元手游和折疊內屏算是比較適配的。
至于《崩壞:星穹軌道》,在畫質拉滿的情況下游玩30分鐘,游戲平均幀數達到58.5幀,體感溫度也不明顯,算是可以暢玩的水平。
這個性能表現,真的很強。
不過,對于vivo X Fold2來說,在游戲體驗上最大的問題還是內屏適配這個點。直到今天,《崩壞:星穹軌道》依然無法在運行時占滿整個內屏,《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手游》等游戲則會嚴重擠壓玩家視野,甚至不如使用外屏來游玩。
(圖源:雷科技自制)
不僅如今,目前vivo X Fold2還會時不時出現內外屏、橫豎屏切換的Bug,在這兩周的使用時間里,起碼出現了不下五次的顯示問題。
(圖源:雷科技自制)
這個問題,在日常應用上同樣存在。
對于大部分用戶日常使用的應用,vivo X Fold2依然沒有做到很好的適配,很多應用在打開后圖標都會處于不自然地放大狀態,只有通過「應用多窗顯示」功能才能獲得相對良好的使用體驗。
比起一塊完整內屏,vivo X Fold2擁有的依然像是「兩塊屏幕」。
(圖源:雷科技自制)
沒錯,藍廠確實給系統應用、東方財富、騰訊會議、WPS文檔等應用進行了相對深度的適配。《東方財富》甚至支持多股同列、走勢盡覽等功能,憑借折疊屏手機大內屏的優勢,讓老板查看股票時更加直觀,獲得更多信息量。
問題在于,到底有多少專業辦公人士真的會拿折疊屏手機辦公呢?更別提這是一臺只有USB 2.0的產品,這意味著前代擁有的一線連等功能都無法實現。
(圖源:雷科技自制)
在我看來,vivo X Fold2在日常體驗上最大的更新還是「全局任務欄」。
這個頗似Mac、Windows 11的功能,可以將用戶最近常用的應用全部放進底邊欄里面,比起需要滑動切換的側邊欄功能,在大屏狀態下的多任務切換更加直觀,附帶的快速分屏、快速小窗功能也是簡單易用。
特別是在影音娛樂的時候,不論是漫畫:
(外屏,圖源:雷科技自制)
(內屏,圖源:雷科技自制)
還是動畫、視頻,甚至電影:
(圖源:雷科技自制)
因為vivo X Fold2內屏比例的緣故,整塊內屏里面的無效空間都必然會達到一個驚人的水平。
多出來的空間,不如用「全局任務欄」來填充一下。
(圖源:雷科技自制)
為了讓折疊看起來更有用,藍廠這個小天才依然保留了自由懸停功能。
看,這樣懸停一下,嗶哩嗶哩的播放比例正常了,百度地圖還可以自動切換為上半屏導航、下半屏操作,多好玩啊。
(圖源:雷科技自制)
就是視頻、應用的顯示空間,怎么進一步減少了呢?
當然,懸停這個功能肯定不止這點作用。到拍照的時候,「懸停星空模式」、「懸停延時攝影」等功能自然就派上用場了。
從配置上看,vivo X Fold2的三攝用的又是和vivo X90標準版一樣的方案,即50MP VCS IMX866 主攝、12MP IMX663 超廣角、12MP IMX663 人像,放在折疊屏旗艦里算是很能打的配置了
至于拍攝效果嘛,日間樣張如下所示,偶有過飽和的現象:
(主攝樣張,圖源:雷科技攝制)
(微距樣張,圖源:雷科技攝制)
有了自研V2芯片的加持,vivo X Fold2的夜景表現依然穩定:
(圖源:雷科技攝制)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該機混合變焦能力依然可圈可點,但是前代配備的潛望長焦,到這一代已經悄然沒了下文,而人像鏡頭的光學防抖也被悄悄收走了,或許是vivo覺得商務人士用不著吧。
(夜間五倍樣張,圖源:雷科技攝制)
總結:它很好,但沒必要
所以,最終結論是什么?
從體驗上看,我還是挺喜歡vivo X Fold2的。它的兩塊屏幕素質都很不錯,超聲波指紋識別很好用,性能屬于目前第一梯隊,還提供了相對全面的影像能力以及人無我有的無線充電功能。
只要不介意相對「厚實」的機身水平,那么vivo X Fold2絕對是目前折疊屏手機里面最理想的一款選擇,在幾乎所有產品都無法解決應用適配、內屏比例等問題的情況下,稱其為折疊屏里的翹楚也不為過。
(圖源:雷科技攝制)
但就我而言,個人應該不會拿它當主力機。
讓我放棄將它作為主力機這個想法的,不是內屏適配、不是機身水平,還是續航這個最基礎的問題。
即便擁有著120W有線+50W無線的快充組合,擁有著目前傲視同類產品的30分鐘滿血回電效率,但是這塊4800mAh的雙電芯電池在我的日常出行場景中只能堅持4-5小時的頻繁亮屏使用,放在雷科技的續航測試中也只能剩余34%左右的電量,這算是目前折疊屏手機的通病了。
(圖源:雷科技攝制)
當然,如果你把vivo X Fold2當成一臺直板機去用,那它依然能夠滿足一臺旗艦主力機的基本需求——只是沒有長焦、機身更厚、續航更短罷了,我顯然不能因為個人使用需求否認了這款產品的種種優點。
但是想實現「從嘗鮮到常用」,對各家廠商來說都有挺長一段路要走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