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巴解碼耳放火起來的時間并不長,也就是近兩年的事兒,而去年我在評價小尾巴產品的時候曾說過:“小尾巴想要接管用戶更多的使用場景,必須在便攜性和音質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
這里就要提到去年我把玩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小尾巴飛傲KA2——三百多元的價格,易用性和性價比拉滿,讓那些想要體驗入門HiFi的音樂愛好者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入燒。”
【資料圖】
這次筆者拿到的新品KA5,則是飛傲繼KA3、KA2和KA1之后的第四款小尾巴耳放產品,定位旗艦,也是當前飛傲最高端的小尾巴耳放。雖屬同族,但KA5的制造工藝顯然上了一個臺階,用料和手感更高級——機身為鋁合金,前后使用了鋼化玻璃面板,但同時也是指紋收集器,還好我這種強迫癥患者一直都隨身帶著擦鏡布,指紋難不倒我。
在體型上,KA5保持了與KA3一樣的苗條身材,重量約19g(不含線材),小型解碼耳放最重要的便攜性在KA5上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日常搭配手機使用,KA5插上耳機后沒有明顯的負重感,相較我之前用過的其他全尺寸小尾巴耳放產品,KA5有著足夠輕巧的便攜性。
去年在使用其他小尾巴產品時我曾說過,如今各家手機廠商都在極力將產品做得更輕薄,那在我看來,外接小尾巴的重量控制20g以下,對于日常握持和操作(手機)來說都不會有太大負擔。
另外,飛傲這次給KA5配置了一塊0.9英寸的OLED顯示屏,除了能顯示當前播放曲目的格式和采樣率,還能顯示當前音量值、增益模式、數字濾波器等信息,操作體驗更直觀。
接口方面,KA5配有3.5mm單端和4.4mm平衡雙耳機輸出接口,可以適應更多耳機;另一端的C口輸入,原廠還附送了一條Cto C線和一條LightningtoC線(以及A口轉接頭),安卓、蘋果和PC全部適用。在我看來,飛傲這次附送的線材也為那些入手KA5的新老玩家們節省了一筆額外開支,細節考慮得還是比較周到。
操控的便利性是這次KA5相較前三位“學長”提升比較明顯的一點,機身側面有三個按鍵(多功能鍵、音量+和音量-),雙擊多功能鍵點亮屏幕,短按控制播放/暫停、長按進入功能設置菜單。
有意思的是,飛傲還為KA5的音量鍵設置了AB兩種控制模式:A模式下短按調節音量、長按切歌,B模式反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操作習慣來設置,雖然不知道這個功能有多少用戶真的需要。
其實在我看來更實用的功能是飛傲的App(FiioControl),畢竟KA5的按鍵功能有限,而在手機App里操控除了更直觀,設置也更豐富——增益調節、DAC工作模式、濾波器切換等等,即點即換,體驗很流暢。不過目前僅在安卓手機端可以實現App操作,iOS用戶還得再等一等(飛傲工程師workingovertime~)。
硬件配置方面,我們先來看看KA5的核心參數:DAC采用CirrusLogicC的旗艦型號CS43198,而且是兩個;音頻運放也是兩片SGM8261-5;此外,KA5的4.4平衡輸出功率高達265mW(32Ω),對于一些難推的耳機也能推得有模有樣。接下來談談KA5在聲音上的表現力。
KA5的聲音風格保持了這個系列中性、均衡的特點,調音風格符合大眾口味,同時也意味著KA5可以適應更多的耳機。而關于這類小尾巴產品究竟能給聲音帶來多少實質性的提升,對于KA5這款來說,最直觀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在更高功率的前提下,KA5能帶來非常干凈的聲底——幾乎可以忽略的底噪。在我看來,干凈的聲音背景可謂是“好音質”的基石,否則所謂的“HiFi”無從談及,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我的這個觀點。
另外,前面也說了,采用雙旗艦DAC架構的KA5具有強大的推力——更容易驅動好一些圈鐵等多單元耳機,例如海貝的9單元旗艦耳塞ZETA、以及qdc最新推出的動圈/動鐵/平板混合單元耳塞Folk,ZETA優秀的低頻動態和Folk華麗的中高頻解析,KA5都能推得有模有樣,兩款耳機的聲音素質可以說得到了完整地釋放。
總的來說,KA5在兼顧便攜性和更大推力的同時把三頻都調校成具有一定特征,聲底透明度上佳,細節展現豐富,并且在功能和操作的可玩性上,KA5也遠超前面三位學長。
總結及購買建議:
飛傲KA系列小尾巴目前已經湊齊了四款產品,價格區間為200元~800元,正好覆蓋了入門到進階用戶。至于怎么選,縱向對比來看,想要以極低的預算過一把入門HiFi的癮,閉眼選KA1就對了。進階用戶,喜歡不同的聲音風格,可以考慮KA2(雙DAC架構、驅動力更好)。要兼容更多平臺,進一步提升音質表現,KA3更具性價比(單端&平衡雙接口,價格不足500元)。可玩性高、推力大,毫無疑問,KA5就是該系列的旗艦之選。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