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傳統的巡河日志紙質書寫模式,白云區河長辦搭乘大數據的東風,開發使用巡河APP系統,通過平臺與手機互聯,實現巡河電子化、數據實時化、治理精準化;以數字化為路徑的智能化制造席卷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極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中央空調系統節能領域,致力于用先進的控制技術,在保證空調環境滿足需求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綠色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引領。近年來,貴陽貴安積極引導產業結構逐步向節能、低耗、低污染方向轉型升級,不斷推進大數據應用落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積動能。2022年,貴陽貴安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8%左右。
(資料圖)
河長巡河 盡在“掌中”
5月19日,白云區麥架鎮新村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吳國華,來到自己負責的麥架河新村村段岸邊,習慣性地拿出手機,打開“智慧白云-清清河道”應用系統微信小程序,點擊“日常巡查”,開啟了他的巡河之行。
沿河岸走了一個多小時,吳國華看到河水清澈、沿岸整潔,河長公示牌規范到位,也未發現環境違法行為,便拍攝了一張河段照片上傳至系統,再填報一則巡河臺賬,點擊“提交”便完成了當天的巡河工作?!艾F在采用‘手機巡河’,每一次去都有定位,還要拍照填報,系統對發現問題的交辦、受理、處置、辦結等均有時效記錄,不僅方便高效而且增強了河長履職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彼f。
去年7月,基于“智慧白云-時空大數據平臺”數字底座,白云區繪制所轄16條河流、17座湖庫水域專題圖層,并根據責任清單建立巡河體系,自主完成了“智慧白云-清清河道”應用系統PC端和移動端的建設并上線運行。今年以來,該區各級河長共填報巡河記錄1388次,解決涉水問題52個。
“該系統開發了‘清清河道巡查’‘河道基礎設施’以及‘環保督察’三大模塊。”區河長辦工作人員黎小清介紹,“這里面可以看到全區224個排污口基本信息、32個重要河段監測點水質監測信息,囊括了全區在建污水處理廠的項目施工信息,以及已建污水處理廠的進出水質指標。河長巡河時,若發現垃圾傾倒和污水排放等問題,據實填寫巡河臺賬,能現場解決的,自行作出事件處理,反之可選擇上報,把情況推送給所屬責任單位;區河長辦將通過系統,實時督促整改單位按期整改、審核銷號,實現問題閉環管理。”
人機搭配 干活不累
何林林是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電視液晶模組生產線上的線長。2019年以來,他學習與協作式機器人“合作”,把覆膜、涂膠等生產過程交由這位“工友”去做,自己只需動動手發送指令,身體也少了過去那種腰酸背痛的疲勞感。
隨著公司推進“大數據+智能制造”的步伐加快,何林林身邊的機器人“工友”變得越來越多。在電視液晶屏生產車間,PCBI精密及重型裝配機器人正輕松地“拿”起一塊75英寸的液晶屏幕,快速傳遞到下一道工序的工位上,“只需點擊開關,就可以自動卡合,在降低損壞率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痹摴靖笨偨浝碇旌殍≌f,“我們還伴隨生產線配套建設了垂直提升機,AGV自動導向運輸車,平面關節型機器人、自動翻轉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目前,工人組裝手邊化率達85%?!?/p>
來到貴陽工廠生產制造管理看板前,屏幕正實時依據各生產線進度“跳動”,隨機查看其中一個產品,顯示計劃數量為1987臺,已下線342臺,完工率17.21%……“我們一直加強大數據運用,導入MES、ERP等信息化系統,實現從產品訂單、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等全過程的精準監控,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p>
據朱洪琛介紹,公司目前已建成5條智能化生產線,具備生產24英寸至85英寸大屏幕液晶平板全系列產品的能力;產品生產時間由原來的1周縮短至1小時,生產線員工總數與年產能形成反比。2022年,公司產能達271萬臺,實現產值60.8億元,產品除內銷外,還出口日本市場,今年將拓展至東南亞市場。
貴陽海信擁抱數字化浪潮的腳步還未停止。“新增的一條智能化生產線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還將繼續推進倉儲物流自動化項目,例如不同型號的包裝箱放幾樣東西最合適、哪個崗位需要多少物料……這些全靠算法和優化來實現?!敝旌殍≌f。
節能降耗 降本增效
走進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上千個項目的運行數據無一不映射到“易方云”數據中心?!啊追皆啤蓪崟r連接千里之外的項目現場,只要發現哪里的能效指標超標,工作人員即可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端通知當地服務工程師,從而為用戶提供精準、科學的節能智能控制方案,實現‘大數據+節能服務’的真正落地。”該公司行政總監郭云霞介紹道。
貴州匯通華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貴陽高新區成立,聚焦節能降耗的市場領域,一直專注于中央空調控制系統的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及中央空調系統的運維服務?!斑@幾年,公司推出的MCES雙中心控制系統解決方案,受到華南一帶地區客戶群的好評,有幾家電子工廠因此把能耗降低了20%,年用電量減少了200多萬度。”郭云霞說,公司還研發了仿真車間,通過自動調控、模擬使用地點一周以來的天氣、濕度、人流量等數據變化情況,測定產品的可用性狀況,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在項目建設前期的設計階段,后臺專家們通過查閱“易方云”類似項目運行的真實數據,幫助設計師更好地完成系統設計;在生產階段,大家利用大數據平臺提供的各項數據,開創仿真測試平臺,讓待出廠的系統設備在仿真的環境中運行,糾正設計偏差、驗證設計功能。
今年5月,匯通華城入選2023年貴州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已獲得知識產權188件,其中發明專利32件。接下來,公司將繼續吸納行業先進技術理念,培養專業人才、技術骨干,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天眼新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