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知網
作者|王上
圖片來源|多知網
(資料圖片)
8月18日至21日,以“開放創新 聚享未來”為主題的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從2015年至今,世界機器人大會已經步入第8年。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與往年大不相同。
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鐘永告訴多知網:“我們優必選連續參加了好幾年機器人大會了,發現今年人形機器人特別火。”優必選最早從2012年就在投入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技術研發,對此非常關注。
傲鯊智能CMO張華提到:“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的形態多種多樣,品類更多了,如有腦機接口、機械臂、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此外,還可以看到技術比往年更為成熟。”這是一家基于外骨骼技術平臺的機器人公司。
“我們對人形機器人關注了有20多年了,這次機器人大會中人形機器人之多超出想象,從中可以看到國家機器人產業的巨大進步。”北京理工華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多知網提到,該公司脫胎于北京理工大學,從2000年就關注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于2015年注冊公司。
可以說,人形機器人是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最大的亮點。
可行走的雙足人形機器人起源于日本,由1972年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加藤一郎教授研發,首款產品代號為 WABOT-1機器人原型機,其擁有擬人化外形,搭載機械手腳、擁有視覺聽覺與肢體控制系統,盡管行走一步需要45秒,但這項技術在當時撼動科學界。這也是人形機器人的早期雛形。
多個機器人從業者多向知網分析:“人形機器人之所以火爆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為國家政策的支持,技術研發投入加大,人才聚集;第二是大模型火爆,“機器人+大模型”可以有巨大的想象空間,以前機器人可以說只有“小腦”,現在也可以擁有“大腦”;第三,國際環境的影響,一方面馬斯克說要做人形機器人了,這提振了整個行業的信心;另一方面,國外一些元器件限制給國內供應,倒逼國內加強自主研發。”
根據pcedence research的預測,2022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為16.2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286.6億美元左右,以33.28%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多知網拍到的人形機器人和其背后的故事吧~~~
01
優必選科技:多個人形機器人已經應用于教育領域
優必選是較早關注人形機器人的科技公司之一,今年1月31日,優必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如成功上市將成為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優必選機器人Walker)
優必選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產品此前已經在教育領域應用,其開源人形教育機器人Yanshee作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教學、實訓平臺,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的上千所學校中支持機器人學、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機器視覺、智能語音和服務機器人基礎知識等領域的教學和實訓。此外,這款機器人已經在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機器人技能大賽等各類高職校競賽中應用。
此外,優必選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產品悟空、Cruzer(克魯澤)等產品也已經用于支持中小學及高職院校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相關課程學習。
從優必選招股書可以看到,其最大收入來源為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銷售。
(優必選熊貓機器人優悠)
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鐘永告訴多知網:“今年有一個比較受歡迎的方向是‘科技+文旅’,即做科技研學,優必選已經建立了7個基地,今年計劃再建10個左右。不同于全國各地旅游式‘研學’,我們做科技研學有專門的基地,有硬件和課程做支撐。”
02
北京理工華匯智能科技:已有20年的技術積累
北京理工大學團隊早在2000年就開始了第一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僅用兩年時間,第一代人形機器人"匯童BHR-1"就正式亮相,身高1.58m,體重76kg ,全身擁有28個自由度,率先實現了人形機器人無外接電纜行走,"匯童BHR-1"的研發成功,讓中國成為繼日本之后第二個研制出無外接電纜行走人形機器人的國家。
20多年過去,歷經6代“匯童”人形機器人產品研發,目前理工華匯“匯童”雙足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控制、導航、軟件、電機、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已經實現了自主研發國產化,并且可以實現高爆發一體化驅動、仿生控制、剛柔耦合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可實現快速行走、單腳跳躍、雙腳離地奔跑等一系列高難度運動。
在現場,北京理工華匯智能科技展示了四足機器人、匯童輪腿式機器人、雙足機器人等。
北京理工華匯智能科技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多知網:“雖然關注比較早,但我們的機器人還沒有完全商業化,原來是應用需求不大,而近年來需求越來越大,到了商業化的節點,我們會很快商用,未來會走向家庭。”
03
EX機器人:產品落地形態為未來科技館
EX機器人公司展出了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的機器人以及現代人物的機器人,還有外國人物的機器人。
可能是由于《長安三萬里》的火爆,李白、杜甫機器人備受矚目。不過,現場有孩子質疑:杜甫比李白年紀小很多,為啥看著杜甫機器人比李白老很多?
哈哈哈哈哈,其實這就不是機器人的核心問題了,可能是皮膚的問題吧~~
EX機器人運營主體為“大連蒂艾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13年7月在大連成立,是新三板上市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仿生人形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科技企業。
EX旗下主要落地產品形態為EX未來科技館,是以仿真人形服務機器人為核心而構建起的科技、教育、文化、娛樂綜合體。可以說,該公司創建了元宇宙機器人未來科技館概念,希望把科技、研學、文娛、商旅、餐飲有機融于一體。
跟優必選類似的一點是,EX也在做研學。EX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多知網:“目前,我們做了科技館和人文展館等,利用科技的方式將科學或者文學界泰斗‘復活’,通過機器人蠟像講述泰斗生平事跡象,比如我們科技館有‘愛因斯坦’機器人,人文展館有魯迅、馬三立等,游客可以跨越時空,與歷史名人面對面。”
(感受動作捕捉)
除此之外,游客可在科技館參與仿生機器人的研發、生產,近距離感受機器人控制、聲紋合成、動作捕捉、面部識別、多輪自由對話等最先進的科技研發與應用。
04
達闥:在教育方面已落地數百院校
達闥成立于2015年,是云端機器人創造者、制造商和運營商。公司希望讓云端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幫助人類完成4D(如枯燥、骯臟、危險、甚至困難的)工作。
目前,達闥云端機器人產品與解決方案已應用于公共衛生、智慧農業、智慧醫養、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商業零售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達闥創始人&CEO黃曉慶告訴多知網:“達闥有戰略型業務‘達闥教育’,即幫助政府、高校職校、中小學及各行業企業伙伴開展面向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的教育標準建設及方案服務,構建AI教育生態圈,共筑機器人元宇宙。我們在教育方面現已落地22+省份數百院校,比如,在高職校建立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基地等。”
05
帕西尼感知科技:給機器人夾爪靈敏的感知力
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開發全場景應用觸覺數字化與觸感技術,為機器人自動化、航空航天、文娛消費等廣泛場景提供觸感數字化價值。
帕西尼感知科技創始團隊來自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清華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等學府。就在近日,帕西尼感知科技已連續完成數千萬元Pre-A及加輪融資,本輪領投方為盈富泰克,加輪方為光躍投資。
帕西尼感知科技通過研發接近人類皮膚感知極限的多維度大陣列觸覺傳感器,疊加其AI算法,賦予機器人夾爪更加靈敏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在人形機器人產品的拓展中構建核心技術壁壘,幫助社會一起應對未來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
帕西尼感知科技工作人員告訴多知網:“我們初心是想讓機器人替代人類從事的一些危險工作,而這最重要的感官是觸覺,所以我們最初是先做的是皮膚,然后發現得做一個手,才做了靈巧手,后來漸漸有了人的形態,但還沒有做雙足,所以是一步步做到人形的,當時并沒有想到人形會像今天這么火。”
06
星動紀元:‘具身智能’是AI的下一個浪潮
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雙足人形機器人“小星”。
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和上海期智研究院所孵化,研發具身智能以及人形通用機器人技術和產品的新興科技公司。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多知網:“‘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而人形機器人正是通用人工智能‘具身化’的重要載體。”
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希望研發適應寬領域、多情景、高智能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努力實現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剛剛注冊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笑稱:“我們大概是全場‘最新’的公司。”
實際上,注冊新不意味著產品“稚嫩”,多知網了解到,現場很多家公司的產品在面世之前就已經迭代了好幾版。
07
小米:“未來人形機器人是小米機器人的重點”
猜猜這是誰家的機器人?
對了,是小米的!
最近刷屏的“2023雷軍年度演講”讓小米四足機器人CyberDog 2也出圈了,這個機器人被網友稱為“鐵蛋2代”。
這款新品主要面向開發者和數碼愛好者,售價為12999元。CyberDog 2的尺寸比上一代縮小了16%,重量減輕了40%,大小和重量都接近真實的小型犬。其頭部、腿部和腰身的比例參考了杜賓犬的設計。CyberDog 2的外觀可以DIY個性化,有9處可拆卸的外殼,支持3D打印替換。
,時長00:08
(小米四足機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足機器人之外,在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小米在其展臺的側面展出了人形機器人,以 “CyberOne”命名,該機器人還在研發階段,或很快面世。
小米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多知網:“人形機器人一定是未來,也會是我們小米機器人的重點。”
08
更多……
還有一些聚焦工業領域方向的公司,未來也會加大人形機器人的投入~~~
一個小朋友在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參觀了一天后說:“我快有點分不清‘人’和‘機器人’了。”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