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手機市場每年仍有2億多部的銷量,一加現在的體量相對于外部這么大的容量的市場來說,依然還有廣闊的成長空間。”近日,一加中國區(qū)總裁李杰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對市場充滿信心,目前仍有很多空間和機會,“一加現在這個階段不需要考慮太多這方面的因素,因為一加現在的體量相對于外部這么大的容量的市場來說,依然還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爭奪存量市場,一加、小米臺前臺后相互“嗆聲”
在8月16日的新品發(fā)布會上,一加方面披露數據——今年1-6月,一加手機銷量同比增長335%,官方稱一加目前是“全行業(yè)增長最快的品牌”,也是“唯一實現三位數增長的品牌”。其中,Ace系列上半年同比增長1537%。
【資料圖】
根據信通院8月11日公布的數據,今年1-6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0億部,同比下降4.8%,其中,5G手機出貨量1.02億部,同比下降6.4%。6月數據則更為突出: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214.9萬部,同比下降20.9%,其中,5G手機1732.2萬部,同比下降24.8%。
但公開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一加全渠道銷量同比增長362%,并一舉斬獲京東2000元以上安卓手機品牌銷量TOP2。此外,IDC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片低迷,蘋果、小米、OPPO、vivo、榮耀等五大廠商出貨量同比明顯下滑,一加出貨量卻逆勢增長超300%,不僅自身耀眼,還幫助OPPO重奪中國第一。
在銷量高歌猛進的背后,一加的崛起勢必搶奪了部分存量市場。在當天發(fā)布會上,李杰將其產品與“友商K60至尊版”在內存、芯片、充電、電池、相機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對比。南都灣財社記者獲悉該“友商K60至尊版”實際上為小米的K系列。“最近一加莫名其妙變紅了,因為某友商在其發(fā)布會上提及了一加。我以前就是個產品經理,以為只要專注做出好產品就可以了,但確實沒那么簡單,為什么一加會這樣被針對?因為一加Ace系列去年推出,只有友商K系列(銷量)的3%,到今年上半年它的銷量已經是友商K系列銷量的56%……”李杰說道。
據悉,一加的“公開反擊”和兩天前的“2023雷軍年度演講”有關,在該活動上,Redmi K60至尊版發(fā)布,小米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雷軍將其與8個月前發(fā)布的一加11進行了續(xù)航、后臺應用駐留數量等方面的性能對比,引發(fā)消費者關注。
南都灣財社記者獲悉,從定位到售價,小米的K系列和一加的Ace系列較為接近,用戶重合度較高——此前小米憑借性價比產品策略獲得了龐大的用戶基礎,但自去年起一加提出三年硬件綜合利潤率可以為0的承諾,這意味著小米的“性價比”優(yōu)勢正在被挑戰(zhàn)。
在采訪時,李杰表示,一加的策略并非變得兇猛或主動攻擊競爭對手,而是根據事實做出回應。他表示,競爭并非一加的內部策略,而是由于與其他品牌瞄準的用戶群有重疊,因此有所交集。
而在當天發(fā)布會后,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社交平臺上發(fā)文:“這幾年行業(yè)都在大踏步前進,只有一家在’高歌猛退’,建議把精力都花在正經事上。” 隨后,李杰發(fā)微博回應稱,一加不會為了“顯得便宜的價格”,在用戶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地方閹割。
產品力是關鍵,希望四季度前明確AI大模型場景
此前,李杰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一加主要有兩條產品線——定位高端的“數字系列”和定位中端市場的Ace系列產品線,覆蓋的價位在2000元以上。
在接受媒體群訪時,李杰還對國內市場及一加的市場策略進一步解讀。在他看來,手機仍是剛需產品,雖然整體銷量在下滑,但實際交易額下滑幅度并不大。“這意味著用戶在當前消費環(huán)境,或者消費力情況下,都傾向買一個產品力更好的產品,所以你會發(fā)現銷量下滑了,但是單價上去了。”李杰表示,這也是一加目前階段想要先爭取線上2000元以上具有購買需求用戶的原因,并認為這部分消費者對于產品力有更高的追求。
而8月16日發(fā)布的一加Ace 2 Pro則有三個版本,分別售價2999元、3399元以及3999元。對于定價,李杰明確表示,產品力和價格并不矛盾,但順序不能顛倒。他強調了產品力的重要性,包括硬件性能、用戶體驗、軟件綜合體驗等方面。一加在推出高性能產品的基礎上,也選擇了最極致且具誠意的定價策略。他相信,價格應該與產品力相匹配,這樣才能真正打動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李杰還透露,目前一加有在關注大模型。南都灣財社記者獲悉,今年各大廠商均表示開始關注大模型技術,如日前雷軍在其第四次年度演講中公布了小米在AI大模型上的進展和策略——小米大模型技術的主力突破方向為輕量化、本地部署,小米考慮的是優(yōu)先在手機上實現端側跑通,讓每個人都能更好在手機上使用大模型。
而在日前的蘋果2023財年第三季度業(yè)績報告電話會議上,蘋果CEO庫克表示,已經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和其他模型數年,并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視為基本核心技術。
面對這一趨勢,李杰透露,當前階段正在鎖定“用戶能夠用得到”的場景,并基于此做終端體驗和應用落地。按照目前的時間表,一加希望在第四季度之前能夠明確做什么場景(AI大模型),然后再來匹配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和產品。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孔學劭 實習生 朱可軒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