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中國年激活博物館之城 京城“文化餐桌”上新
作者 徐婧
“追溯青藏高原的由來,要從3.6億年前說起……”這個春節,北京黃城根小學四年級的宋佳瑞有一項特別的任務:在中國園林博物館的“極境——走進青藏高原”特展上,為觀眾講述青藏科考的故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宋佳瑞是中國園林博物館園林小講師團隊的一員。她在去年正式“上崗”,如今已對中國古代園林、室內展園等經典路線的內容游刃有余。“準備青藏展覽的講解詞需要一周的課余時間,背誦約6000字的內容。”在她看來,這個過程能學習到園林知識,更開心的是將這些知識分享給更多人。
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的中國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2015年,該館啟動了園林小講師這一青少年園林啟蒙科教品牌項目。據該館培訓老師龐森爾介紹,截至目前,已有700余名小講師取得資格證。春節假期,小講師們不僅在各個展廳帶來精彩講解,還向游客們介紹創作傳統版畫、體驗斗拱拼插等活動,邀觀眾在園林山水間認識傳統年俗,感受別樣意趣。
北京正在加強博物館之城建設,更加便利公眾走進博物館。今年春節至元宵節,全市文博單位共推出78個展覽和141項文博活動,與市民共迎癸卯新春。首都博物館等10余家北京市文物局所屬博物館還采取延時開放措施,敞開大門歡迎民眾“博物館之城過大年”。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的“國子文脈——北京國子監官師書法作品聯展”在春節前夕開展,展覽選取50余幅國子監官師的書法名作,結合拓片、手札、匾額等展品,展示官師的執教經歷和興趣愛好等,展現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家在山東的高中生楊修涵提前做好了功課,將大年初三來北京旅游的第一站設在此處。
“這個展覽的主題比較少見,國子監的古建筑也很精巧。”她提到,自己大學想報考歷史相關專業,因此假期一有機會就和家人來北京的博物館看看。“北京的博物館開展的活動多、主題鮮明,下午還打算到國家博物館參觀。”
在北京,種類豐富的博物館吸引著遠道而來的游客,也逐漸成為市民日常休閑的優先選擇。大年初二和初三,王先生在智化寺(北京文博交流館)和白塔寺蓋下博物館的專屬印章,隨身攜帶的集章本已經滿滿當當。
“一定會再帶孩子一起來。”王先生在白塔寺文創空間告訴中新社記者,因從事文化行業工作,他經常帶著上小學的兒子逛博物館,也樂于在這里將歷史故事講給孩子。“用說教的方式孩子不太接受,在博物館很容易激發他的興趣。”說完,他又購買了一個集章手賬本。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余年的歷史,院內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藏式佛塔。“今年是這座白塔的本命年。”白塔寺管理處宣教部主任康蕾介紹,自1279年己卯兔年白塔落成至今,已經過62個生肖輪回。這個春節,白塔寺上新了一批以兔文化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同時以新工藝和新設計重新制作了一批過去廣受好評的年宵主題文創。
靈感取自館藏金銅造像紋樣的“八瑞吉祥”系列冰箱貼,“福田玉兔”福包香囊,以與白塔寺淵源頗深的藏傳佛教護法“大黑天”為原型設計的冰箱貼、徽章……在白塔寺文創空間,這些被賦予吉祥寓意的產品吸引著游客駐足選購。
康蕾介紹,今年大年初一,文創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連日來,最受歡迎的是與白塔本命年相關的兔文化主題文創,以及具有白塔寺特色的“大黑天”系列文創。“我們希望設計研發出‘會講故事的文創’,讓白塔寺文化的傳播更生動有趣。”她說。(完)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