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應對高發的季節性流感,保障群眾就醫需求,發揮中醫藥在流感防治中的特色作用,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組織省級中醫藥救治專家制定了《2023年湖南省春季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連花清瘟名列其中。今年3月以來,北京、上海、四川、河北等10省市陸續發布中醫藥流感防治方案,連花清瘟均有列入。
在新冠病毒感染防治方面療效確切而被大家熟知的連花清瘟為何能治療流感?其實,連花清瘟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之前一直是用于流感防治的常用中藥。其治療流感的作用早在2009年就已經得到充分驗證。而且在2004年獲批上市的適應癥也是用于流行性感冒,屬于抗流感戰場上的一員老將,在抗流感方面積累了多年臨床經驗。
傳承古方,抗擊流感
(相關資料圖)
連花清瘟融合的三大中醫古方,在中國瘟疫史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中“麻杏石甘湯”被漢代張仲景寫入《傷寒論》中,是治療發熱性呼吸系傳染病(特別是肺熱氣喘)的千年名方,在東漢末年的瘟疫大流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銀翹散”為清代吳鞠通所創,主治溫病初起的頭痛口渴、咳嗽咽痛;明代吳又可運用大黃截斷病勢、通腑泄肺的經驗也被連花清瘟汲取;同時連花清瘟組方中特別添加了紅景天,可清肺化瘀、調節免疫系統,體現積極干預的組方特色。
流感同樣屬于中醫疫病的范疇,具有發病急、傳變快的病機特點,這三個久經歷史考驗的良方強強組合,以中醫絡病理論融合而成的創新中藥連花清瘟,既可以疏散外邪,又能夠清瀉里熱,而且還兼具扶補正氣的作用,在治療流感方面同樣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循證醫學,驗證療效
連花清瘟對甲流的臨床療效也得到了循證醫學研究的證實。
2009年全球甲流大流行時期。連花清瘟就開展了中醫藥治療流感的首個隨機、雙盲、多中心臨床研究。把病人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使用連花清瘟,一組使用抗病毒藥物。結果顯示,連花清瘟組在退熱方面比對照組快6個小時;咽痛和乏力消失時間快16.5小時;其他甲流癥狀緩解速度也比對照組快,這些癥狀包括鼻塞流涕、頭痛怕冷、肌肉酸痛等。
多個藥理學研究也證實,連花清瘟有著廣譜抗病毒、抑菌抗炎、調節免疫的特點,因此被廣泛用于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且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這也是本輪流感潮中,連花清瘟多次被省市級流感防治方案推薦的原因。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