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銀川4月14日電 (記者 李佩珊)4月14日,經過海關隔離檢疫后,寧夏2023年首批進口種羊在進境種羊隔離檢疫場解除隔離,將陸續發往各地,作為畜牧良種投入生產。
中國羊奶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對境外優質種羊的需求與日俱增。寧夏進境種羊隔離場因臨近銀川空港口岸,周邊地區均是大規模奶業發展基地,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正逐漸成為各大奶羊引種企業的首選。
海關工作人員對進境種羊開展駐場監管。 銀川海關供圖2月22至2月23日,3557只新西蘭種用奶山羊經銀川河東機場口岸入境,運抵寧夏澳牧進口種畜有限公司進境種羊隔離檢疫場,開展隔離檢疫。這是繼2019年后,寧夏再次開展進口種羊檢疫監管業務。
種畜在國與國之間流動日益頻繁的同時,各種動物疫病傳入的風險也與日俱增,隔離場檢疫是防止動物疫情疫病傳入的重要手段。為保障此次進口種羊檢疫監管工作順利開展,確保國門生物安全,銀川海關制定了嚴密的監管方案,并成立實驗室檢測工作小組,制定檢測方案,優化檢測方法,提升檢測水平。按照雙邊議定書要求,工作人員針對本次疫病檢測項目進行實驗室方法驗證,申請并取得CNAS認可,為進境種羊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悉,種羊進境當天,口岸登臨檢疫、沿途押運、駐場監卸、數量清點和臨床癥狀觀察等工作便立即開展。隔離檢疫期間,6名駐場監管工作人員在5天內完成了3557只種羊的采樣、皮試接種工作,并實施24小時駐場監管。監管過程中,海關駐場工作人員通過日常臨床檢疫輔以實驗室檢測手段,對全群動物進行疫病監測,進一步防范動物疫病傳入中國境內的風險。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