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旋科技超導量子芯片 少微
鈦媒體App獲悉,4月14日第三個“世界量子日”上午,量子計算公司量旋科技(SpinQ)在線上舉辦公司2023戰略發布會。線上,量旋科技發布全新超導量子計算體系產品,包括超導量子芯片少微、超導芯片EDA軟件天乙和超導量子測控系統織女星在內的多款新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同時,量旋科技還升級了軟件和核磁量子計算機,推出量子軟件編程框架SpinQit、量子計算云平臺金牛座,以及升級推出2 bit(比特)便攜式核磁量子計算機雙子座Mini Pro、3 bit便攜式核磁量子計算機三角座 Mini兩款產品。
會后,量旋科技創始人兼CEO 項金根對鈦媒體App表示,“大概再過幾個月(年中),我們會發布20qbit超導量子計算機;今年年底量旋會有50比特的量子芯片,對外產品會在明年年初發布;后面路線圖大概每年量子比特都會翻倍,400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將會在2026年左右推出,當然這種規劃有可能會提前。”
項金根強調,量子計算即將進入到商業化階段。作為一家致力于量子計算產業化和普惠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量旋科技不僅關注量子計算技術的前沿研究和開發,同時也著眼于如何加速將量子計算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中,使其成為真正的生產力工具。
量旋科技創始人、CEO項金根
當前,量子科技的具體應用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儀器)三個分支。其中,量子計算是以量子比特為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態的受控演化實現數據的存儲計算,具有經典計算無法比擬的巨大信息攜帶和超強并行處理能力,以實現計算機算力指數級增長,路線主要包括低溫超導、離子阱、硅基自旋、光量子和拓撲等。
這其中,低溫超導和離子阱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實現通用量子計算機的重要路徑,因為以穩定長相干時間和高計算精度的特點被行業認同,實用性較強、商業化路徑較為清晰。
項金根告訴鈦媒體App,如果做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需要滿足三個性能指標:比特數理論計算達200個,量子門保真度達99.9%,相干時間在幾十微秒內。一旦滿足,將能夠讓量子計算實現藥物分子篩選、化工分析模擬等,并且比經典計算機算得更快。
量旋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量子計算產業化和普惠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依托實用型超導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云平臺和應用軟件進行產業布局,賦能科研教學、藥物研發、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諸多前沿領域。目前,量旋科技已完成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明勢資本、深圳高新投資集團、深圳灣天使基金、正軒投資、上海衡盈資本等。(詳見鈦媒體App前文:《致力于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目前量旋科技有三大業務:核磁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算法和軟件、超導量子計算機。
整個超導量子計算機軟硬件方案中,量子芯片是關鍵性一環。依托量旋研發的Web端量子芯片EDA軟件天乙,利用快速迭代和工藝優化,量旋科技推出標準化、量產型的高性能超導量子芯片“量旋少微”,具有高Qi值、長比特壽命、穩定性高等特點。這意味著,少微可在更長時間保持量子態,從而能進行更多的計算操作,提高量子計算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目前,量旋少微主要包括2比特、10比特、20比特的標準芯片產品,單比特門保真度達99%,而且可以提供定型化的芯片設計和加工服務。量旋科技表示,其自主投資近億元規劃建設了超導量子芯片實驗室已經完工落成,未來能夠進一步支持超導量子芯片的加工制作,同時讓全鏈條更加自主可控。
“這款超導量子芯片的整個設計方案都是我們自己做的,所有參數也是我們優化的,從芯片設計、加工、封裝測試都是我們自己做的,而且我們還自研了芯片設計軟件。”項金根告訴鈦媒體App。
量旋科技CTO孟鐵軍表示,經過多年布局,量旋科技在超導量子芯片方面已經完成了從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芯片產品交付的全流程覆蓋,擁有了專用的量子芯片生產線,可以為用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量子芯片解決方案。
此外,本次量旋還發布了超導量子測控系統織女星Vega,現已開源的量子軟件編程框架 SpinQit,并宣布量子計算云平臺金牛座已對外開放注冊;而且,核磁量子計算機從桌面升級為便攜式,其中雙子座Mini pro大幅提高了量子計算的性能,特別是量子門的保真度,將單比特門保真度從99%提升到了99.6%,雙比特門保真度從98%提升到了99.3%;三角座Mini則支持3比特完備的量子門操作,可自由設計量子算法,支持經典-量子混合編程,還開放了硬件底層功能,還內置了完善的量子計算課程和習題。
項金根告訴鈦媒體App,核磁量子計算機銷售良好,尤其覆蓋到美國、加拿大、歐洲等五大洲客戶,海外市場增長勢頭明顯。“我們推出便攜式核磁量子計算機的初衷,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接觸到量子計算教育,讓量子計算機不再僅僅存在于科幻中,而是成為人人都能擁有的機器。”
項金根強調,近幾年量子計算的發展要比人們預想的快一些,其實有很多技術突破,但大家往往高估了短期的增長速度,要求過高。
“我覺得大家還是要保持比較樂觀一點的想法,在未來幾年內,我們應該能看到這樣一款(實用)量子計算機的誕生。”項金根對鈦媒體App表示。(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