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中國上海灘第一黑邦老大,人稱中國第一幫主,是當時上海灘著名的人物之一。杜月笙一生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呢?上海灘第一大亨杜月笙簡介詳情如下:
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稱為“中國黑幫老大”和“中國第一幫主”一生叱咤風云,闖得猛、玩得火、斗得兇。他闖蕩上海灘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謀、隱忍薄發、堅韌不屈、蠻橫霸道而不露聲色。不但出入黑白兩道,游刃于商界、軍界與政界,而且將觸角伸向金融、工業、新聞報業、教育等多領域,所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少年時期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蘇省川沙廳(今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南杜家宅。四歲以前,父母相繼去世,先后由其繼母和舅父商慶國養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杜月笙十四歲時,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由陳世昌等人的關系,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杜月笙得到黃金榮的信任,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后杜月笙糾合同伙,勾結軍閥,販賣鴉片。
創業經歷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斯特林.西格 雷夫在《宋家王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鴉片銷售這條通暢的“全球網絡”。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臺總統黎元洪,黎元洪的秘書長特撰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黨羽吹捧為“當代春申君”。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1]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7年4月11日晚,杜月笙設計活埋了上海工人運動領袖汪壽華,隨后又指使流氓襲擊工人糾察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人群眾。因此獲得蔣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擔任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雖是虛銜,但有助于提高社會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臨時華董顧問。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通過結交金融界徐新六、陳光甫、唐壽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銀行業務頗為興旺。
大興土木
1930年起,杜月笙在高南鄉陸家堰購進農田10.5畝,委托高橋創新營造廠廠主謝秉衡建造杜氏家祠。[1931年6月8日至10日,舉行家祀落成典禮和“奉主入祠”典禮。蔣介石親送匾額“孝思不匱”祝賀。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上海市長張群等在內的黨國要人都送了匾額。之后這個祠堂就成了地下嗎啡和海洛因加工廠。
1932年,杜月笙開始組織恒社。1933年2月25日,舉行開幕典禮。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長。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毛詩.小雅.天保》序云:天保,下報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歸美,以報其上焉),名義上是民間社團,以“進德修業,崇道尚義,互信互助,服務社會,效忠國家”為宗旨,實際上是幫會組織。借此廣收門徒,向社會各方面伸展勢力。恒社初成立時,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達五百二十余人,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上海市社會局、新聞界、電影界等許多方面的人士都參加進來。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協會會長。
戰亂斡旋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8月,又發動進攻
上海的八一三事變。杜月笙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后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他參與勞軍活動,籌集大量物資,送到抗敵后援會。他弄到一些軍中急需的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送給中共將領。他應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的要求,將從外國進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贈送給八路軍使用。
1937年,上海淪陷后,杜月笙拒絕日本人的拉攏,于11月遷居香港。
1940年,杜月笙組織人民行動委員會,由此實際上成為中國幫會之總龍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杜月笙遷居重慶,建立恒社總社,向大后方發展勢力。他組織中華貿易信托公司、通濟公司等,與淪陷區交換物資,借此中飽私囊。
1945年9月, 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杜月笙于初返上海、收割舊部,重振旗鼓。
1946年12月,上海參議會選舉議長,杜月笙以最高票當選議長,但因國民黨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當選后馬上辭職。此后,他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聞等各業中發展勢力,擔任各種各樣的董事長、會長、常務董事。
晚年決策
1948年春,他參加國民政府召開的“行憲國大”,捧蔣介石當總統。蔣介石為了挽救嚴重的財政危機,派蔣經國到上海實行市值改革,發行金圓券,要求民間將所持法市外幣及金銀一律兌換成金圓券。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沒有完全照辦,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
1949年4月,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臺灣,而共產黨也通過秘密渠道會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杜月笙最后決定既不前往臺灣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選擇前往香港。
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終年63歲。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