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偉大得產品定義自己。
文 | 華商韜略 張靜波
從3.1億臺,跌至2.7億臺!
【資料圖】
過去一年,中國手機市場銷量下滑,寒意刺骨。整個行業都在問:全球新經濟格局下,國產手機該如何突圍?
艱難時刻,榮耀CEO趙明在5月18日的正和島沙龍上,與眾多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觀點。
【堅持長期主義,做偉大產品】
“榮耀定義的高端是……我們能不能給大家帶來最好的拍照體驗,最好的屏幕體驗,最好的續航、安全。”
在本次沙龍上,榮耀CEO趙明給出了對高端的定義。
過去幾年,隨著中低端市場的日益內卷,以及華為淡出,高端市場成為各大手機廠商競相追逐的風口。
但落實到具體的行動,卻容易變成堆硬件、拼參數,在無關痛癢的地方微創新。
這種為了追風口而倉促間采取的行動,最大的問題,或者說害處在于,它忘記了產品為解決用戶痛點這一初心。
榮耀從一開始,就拒絕這種追風口的短期行為。
在趙明看來,榮耀更像一只笨鳥,從不等風口,而只做一件事,就是堅持長期主義,用偉大的產品來定義品牌、定義自己。
什么是品牌?趙明說,這個問題一度在榮耀內部有很多迷茫和困惑。但最終,大家達成了一致:
品牌是誠信,而不是講故事,更不是廣告宣傳。
廣告做得再漂亮,最終還是要靠產品和服務,靠給消費者的價值呈現,來完成品牌和體驗上的閉環。
有了這個共識,榮耀對高端的追求就變得非常具體、可量化。
這些年,榮耀一直堅持雙輪驅動戰略:一個輪子不斷理解消費趨勢,另一個輪子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和創新。
在榮耀,研發團隊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與消費者進行靈魂對話,了解用戶需求。
在此基礎上,對標行業最強對手蘋果和華為,在設計、屏幕、影像、性能、安全等領域,不斷捅破行業天花板,提升消費者體驗。
以高端旗艦Magic5系列為例。
青海湖電池、自研射頻增強芯片、鷹眼抓拍相機等三大技術,極大推動了行業進步,也使得榮耀擁有了與業界最強對手扳手腕的實力。
過去,華為在通信、續航等領域,行業第一。今天,榮耀正迎頭趕上,甚至超越。這也是Magic5系列熱銷的底氣。
趙明認為,這些銷量會一步一步形成口碑,形成更多人的認知。
“今天憑什么品牌要比華為好?你怎么定義自己?我們嘴上可以這么說,可以打廣告,但是當你用偉大的產品定義自己的時候,大家都會知道,都愿意幫你傳播。”
沒有這些鋪墊和消費者對你的基本信任,構建品牌就是空中樓閣。
折疊屏是趙明眼中,榮耀下一個形成口碑、構建品牌的產品。
2022年,榮耀推出業界最輕薄的橫向折疊屏手機Magic Vs,并希望借此,將折疊屏帶入替代直板機的時代。
為了打造這款產品,榮耀在研發階段就進行了15050次仿真。
下一代折疊屏也將很快到來?!皞ゴ蟛粋ゴ笪也桓艺f,但一定是這個行業最驚艷的產品?!壁w明說。
隨著萬物智能時代的到來,榮耀還推出全場景操作系統MagicOS,以開放打破不同設備生態壁壘,挑戰iOS和華為鴻蒙系統。
“MagicOS在流暢和體驗上,一定會超過iOS?!睂Υ耍w明很自信。
打造偉大產品,是蘋果和華為構建高端品牌,并屹立于手機行業的關鍵密碼。今天,榮耀也在路上。
【反周期投資,把根扎得更深】
高端手機的崛起,不可能一蹴而就。
對此,趙明認為,榮耀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堅持底層創新,不斷構建核心能力。
這種耐心和堅持,有時候意味著,哪怕是在行業低谷期,別人都在收縮時,也要敢于逆勢加碼投入。
在消費電子產業,這種反周期投資,往往是快速積累自身實力的良機和手段。
今天,三星在面板、內存等領域的全球統治地位,正得益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幾次大膽的反周期投資。
這種逆向思維,也體現了企業的長期主義,以及對整個行業未來的信心。
在榮耀,趙明經常講一句話:用戰略投入的確定性來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以研發投入為例。
榮耀堅持每年投入近10%的營收。這樣的研發強度,在國產手機品牌里,無出其右。
正是有了這樣的投入,榮耀才能建起集仿真、基礎研究和模組實驗三位一體的深圳研發實驗室,才能在全球布局七大研發基地和100多個創新實驗室。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投入,榮耀才敢于在大環境不好的去年和今天,逆勢招聘2000多名應屆生,補充研發力量。
從財務角度上看,這樣的投入似乎并不劃算。用趙明的話講,如果不投入,榮耀可以省下幾十億的利潤。
但研發投入,投資的是未來。
榮耀光在一款折疊屏上,就投入近10億研發資金,比很多公司一年的研發投入還要高。
恰恰是這樣的逆勢投入,讓榮耀在屏幕、影像、性能、安全等眾多領域,不斷捅破行業技術天花板,最終有了Magic5系列和業界最輕薄的折疊屏手機。
不僅如此,榮耀還在當前行業下行,很多廠商不斷收縮,甚至關停業務之際,繼續加大對線下渠道的投入。
今天,榮耀的線下渠道已占到7成,線上則降至3成。
“對于未來榮耀全場景的發展和消費者體驗來說,線下門店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消費者了解榮耀最好的一個窗口?!壁w明解釋道。
榮耀出海,也碰到了一個不好的時機。
2022和2023年,當榮耀重啟并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時,全球手機市場正陷入低潮,很多廠商都處于戰略收縮狀態。
但榮耀依舊穩扎穩打,積極推進,實現了產品系列在海外的完整布局。
甚至在是剛獨立出來不久,疫情嚴重的2021年,榮耀也沒有放棄海外市場,在庫存本就不多的情況下,以滴灌式的發貨,為海外零售店提供支持。
這種逆勢投資的布局,最終使得榮耀在海外市場上實現了大爆發:
2023年第一季度,榮耀在歐洲、中東、拉美等市場,實現300%以上的增長,拉美地區銷量更是同比增長800%!
無論是研發、渠道、人員,還是全球化,榮耀通過一系列反周期投資,不斷面向未來構筑起體系化能力。最終,也收獲了果實。
對此,趙明表示:
“當能力基本上發育成熟,就像種草坪一樣,前面是扎根的時候,當真的有根之后,你會發現后面的發展過程會茂盛地發芽和快速成長,反倒超出了你的預期?!?/p>
【越是困難,越要有戰略定力】
在逆風中,不斷地打硬仗、打勝仗。
這也是榮耀獨立兩年多來,給外界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之一。
2021年初剛獨立時,榮耀的市場份額一度跌至不到4%。
之后,在人手短缺、辦公場地不到位的情況下,經歷211天的急行軍,發布榮耀50,“咬著后槽牙活了下來”。
再然后,是Magic系列和折疊屏雙旗艦,以及數字系列、X系列的產品布局。市場份額也隨著回升到接近20%,甚至拿下行業第一。
這樣的成績,超乎很多人想象。
剛獨立出來時,很多人對榮耀能否活下來都表示懷疑,更別提在高端手機和海外市場初露鋒芒。
這樣一種經歷,也使得榮耀在整個手機大盤往下掉,市場一片悲觀中,顯得很淡定。
在趙明看來,手機市場依舊是除汽車之外,最大的行業之一。作為品牌和廠家,沒有資格去抱怨市場盤子縮小。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有戰略定力,沒有什么捷徑好走?!彼f。
過去幾年,許多國產手機品牌,曾經想在高端市場上走捷徑,但最終敗下陣來。
今天,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上,依舊高歌猛進,華為留下的市場,大部分被蘋果蠶食,而且優勢明顯。
國產高端手機要想突圍,就必須拋棄投機想法,堅持長期主義,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這也是榮耀一直以來堅持的道路。
兩年多來,榮耀堅持長期主義,以笨鳥精神,堅定不移地在產品、技術研發上,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能力體系,手中的底牌也越來越多。
當這種底牌多到一定程度時,高質量發展也就呼之欲出。
隨著Magic5系列和折疊屏雙旗艦產品的熱銷,榮耀成為國內市場上,4000元以上手機出貨量增速最快的品牌。
在海外市場,榮耀頻頻登上MWC、IFA等國際舞臺,與蘋果、三星等業界最強對手同臺競技,不斷加速高端市場布局。
數據顯示,榮耀品牌整體的平均售價(ASP)超過了OVM。
對趙明來講,比業績提升更令他欣喜的是:
經過水滴石穿一般的長期積累,榮耀在研發和產品體系上實現了正循環。如今的榮耀,實驗室可以源源不斷地設計、生產出與任何對手媲美和競爭的產品。
繼Magic5系列,在續航、通信等領域刷新行業第一之后,即將發布的榮耀90,將再創第一,搭載全球最護眼的屏幕。
2023年,全球手機市場都處于收縮狀態,榮耀也經歷了短期的市場波動。
但手中有牌的趙明卻一點也不慌。
他還以蘋果iPhone 4和摩托羅拉Razr V3為例,說明在消費電子產業,一旦推出讓人驚艷的偉大產品,整個公司的狀態都會隨之發生改變。
“面對未來,當我們手里有很多底牌的時候,很多困難都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p>
對于強者而言,任何危機或困難,都像成長道路上的腎上腺素,反而會加速公司的成長。今天的榮耀,整體狀態和節奏可以說已漸入佳境,未來或許有超預期的表現。
【附錄】
榮耀CEO趙明在正和島沙龍上的20條商業思考
1,榮耀定義的“高端”是,我們重視的是跟我們核心的這些用戶來講,我們能不能給大家帶來最好的拍照的體驗,最好的屏幕的體驗,最好的續航、安全。
2,品牌到底是什么?我們最后達成一致,品牌是誠信,是一個公司價值觀的外化。你要用你的產品、用你的服務,和所有消費者能夠接觸到榮耀的地方,讓消費者對你形成認知,這是品牌。
3,品牌價值觀外化最核心的是要靠你的產品和你提供的服務來呈現的。
4,我們一直在給我們的研發團隊產品的團隊塑造了一個概念,你每天的工作都是在跟你的心目中的消費者在進行隔空靈魂對話,他在使用你產品的時候、體驗你產品的時候,他就在品評你的工作。
5,今天憑什么品牌要比華為好?你怎么定義自己?我們嘴上可以這么說,可以打廣告,但是當你用偉大的產品定義自己的時候,大家都會知道,都愿意幫你傳播。
6,榮耀在投入基礎研發的時候,我們發現其實很多的領域上蘋果和華為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可以在很多的領域挑戰他們,只不過你投入得是否堅定。
7,2022年當我們整個交付和對于整個海外的產品供應恢復的時候,我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腳踏實地,要實現在最底層商業邏輯的閉環,不去過于高速地發展。當我們堅持這樣一條原則的時候,當能力基本上發育成熟,就像種草坪一樣,前面一段時間是扎根的時候,當真的是有根之后,你會發現它后面的發展過程會茂盛地發芽和快速成長,反倒超出了你的預期。
8,我們堅信一定要對公司未來的戰略進行投資,當然企業首先要活下去,才有資格談未來,所以我們每天都在思考這種平衡。
9,2023年在市場的體系、在研發的體系、在海外我們都會持續走下去,得益于我們在研發體系當中已經實現了正的循環,這個正循環就是我們的實驗室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可以與任何對手進行媲美和競爭的產品。
10,電子消費品某種程度上來講,一旦領先了,(推出)讓人驚艷、偉大的產品,很多時候可以改變一個公司整個的發展和狀態,比如當年iPhone的iPhone 4,比如當年摩托羅拉Razr的V3。
11,當我們手里有很多底牌面向未來的時候,今天很多的困難都是暫時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無論是今天還是未來,我們都會堅定不移、持續地把投研發、投產品體系作為最高優先級。
12,我們一款折疊屏接近10億人民幣左右的研發投資,可能很多公司一年的研發費用都不會有這么高。
13,很多的企業投折疊屏這個領域可能一兩年,在這一塊賺不到太多的利潤,今天從財務角度上看可能不是最好的投資,但是恰恰我們認為這是未來產品技術的思考點,它突破之后,會帶來整個體系核心能力的提升,和整個體系的消費者產品體驗的提升。
14,當你壓力巨大的時候,反倒是你可能做出變革機會最好的時候。
15,這兩年我們首先解決的事情,就是我們在產品關鍵的核心領域上是不是能夠對標甚至是超越蘋果和華為。
16,沒有前期的這些鋪墊和消費者對你的基本的信任,構建品牌我們認為是建在空中樓閣上的。
17,我一直認為整個的產品不是單純地說價格如何,他還是取決于給消費者的價值呈現。
18,我們一直在給我們的研發團隊的產品經理塑造一個概念:你每天的工作都是在跟你的心目中的消費者在進行隔空靈魂對話,他在使用你產品的時候、體驗你產品的時候,他就在品評你的工作。
19,榮耀在海外的發展,不追求高速,追求高質:腳踏實地,回到商業邏輯的本質,去構建各區域和國家市場的核心能力。
20,中國市場從手機行業來講,即使是3.1億臺下降到去年的2.7億臺,還是在所有的產業當中相對來說最大的幾個之一,可能除了汽車產業,可能手機產業電子消費品可能是最大的。我們也沒有任何的理由去抱怨這個市場如何,(而應該去思考)在這個里面如何做得最好。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