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我也行”這是網友們送給我們西南鄰居印度的一句口頭禪,由于中印兩國獨立建國的時間相近,國情相似,所以很多時候印度都自覺不自覺地把中國作為自己的參考對象,凡是中國干過或者干成的事情,印度就一定也要跟著干。最近,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成功使用運載火箭把一顆印度版GPS衛星送入軌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印度NVS-01衛星成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
近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成功將搭載有NVS-01導航衛星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稱,在升空后約19分鐘,這顆重量為2232公斤的衛星被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NVS-01導航衛星已經是印度版GPS的第二代導航衛星,目前印度正在組建以其本土為核心并向外延續1500公里的衛星導航定位體系,而這顆NVS-01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印度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設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雖然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外購的,印度僅僅是組裝,但能組裝出來,還能成功發射,說明印度還是有點實力)
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目前世界大國的標配設備,因為無論是人還是機械設備,在地球表面活動,就有因為意外迷失方向的危險,這就需要通過精確的導航定位系統,進行定位并且判定方向,這種系統無論是在民用還是軍用領域,都有重要價值。在民用領域,比如飛機、汽車、輪船等運輸工具,就需要導航定位系統為其引導方向,并且規劃航線,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災中,我國國產的“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就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北斗的引導,解放軍得以用最短的時間,抵達災區,并且救出成千上萬的災民。
(我國“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終端,該終端還配備太陽能電池,具備自行充電能力)
在軍用領域,導航定位系統的意義更為巨大,無論是核潛艇發射戰略核導彈,還是巡飛彈對目標區域進行巡邏和攻擊,都離不開導航定位系統為其提供精準的坐標和導航引導服務。舉個例子,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開發的V-1型導彈,攻擊640公里外的倫敦城,其導航誤差能大到幾公里,但是使用GPS導航的戰斧導彈,在飛行2500公里后,依然能精準命中導彈發射井頂蓋這種點狀小目標。這都是依賴于先進的衛星導航系統的功勞。
(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坦克在一望無際的伊拉克沙漠中之所以沒有迷路,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GPS系統)
長期以來,印度由于可以在東西方之間左右逢源,所以印軍是全球極少數同時兼容美國GPS系統和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的軍隊,而且印軍從美俄那里得到的都是軍碼級別的高精度導航信號,依靠這兩套系統,印軍已經完全具備和解放軍相當的衛星導航能力,同樣可以精準定位中印邊境的各類目標,如果中印爆發戰爭,那么印軍的定位系統對解放軍無疑有重大威脅。
(在荒無人煙的喜馬拉雅山脈活動,印軍無疑也迫切需要可靠的衛星導航系統)
但是即便同時用著GPS和“格洛納斯”,但是印度軍方依然不放心,因為這兩套系統畢竟不是印度自己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他們很清楚1996年和2008年,美國曾經兩度“恰好”關閉中國對GPS導航系統使用權的事。一旦哪天美國和俄羅斯也對印度“恰好”關閉衛星導航系統,那么印度那些基于衛星導航體系建立起來的作戰體系,將會瞬間化為廢鐵。基于這種擔憂,印度軍方一直在堅持推進自己的衛星導航體系建設。
(構建印度自己的GPS系統)
根據介紹,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英語: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IRNSS)、NAVIC)是一個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展的自由區域型衛星導航系統,印度政府對這個系統有完全的掌控權。目前這一計劃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由于受財力和技術的限制,印度的衛星導航系統計劃還是比較務實的,在2015~2017年,印度成功實現了印度版GPS的第一階段建設計劃,這一計劃總計包含3顆導航衛星,依靠這3顆衛星,印度已經實現了以其本土為核心,周邊1500公里以內的正常導航定位技術。在第二階段計劃中,印度計劃發射10顆導航衛星,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而本次發射的NVS-01就是銀地第二階段計劃中的第一顆導航衛星。
(雖然印度在進步不假,但是進步的步伐實在太慢了,以至于和中國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被拉大了)
雖然從純技術的角度上看,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領先印度版GPS至少10年以上,不過印度這種對于核心技術孜孜以求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雖然很多人認為印度和日韓一樣,只是美國的小跟班,但事實并非如此,印度和美國雖然在“遏制中國”這件事上有共同利益,但是印度和美國的利益并不是完全重合,涉及到印度自身國家利益的地方,印度依然有自己獨立的規劃和追求。
不過,讓印度人扎心的是,由于經濟和科技差距太大,在印度努力追求的核心技術領域,印度和中國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在不斷拉大。有“中國行,我也行”的豪氣固然值得稱贊,但是中國已經行了,印度什么時候才能行?倒是更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