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最火爆的芯片架構是ARM、X86這兩大架構。
其中ARM主要用于移動設備,是簡單指令集,功耗性。而X86是復雜指令集,主要用于電腦,性能強,功耗會大一些。
(相關資料圖)
其中ARM是采用對外授權的商業模式,而X86基本不對外授權。
但對于中國廠商而言,不管是ARM,還是X86,都有卡脖子的風險,原因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懂的。
所以大家急需能夠被自己掌控,不會卡脖子的芯片架構,所以當RISC-V這個開源免費的架構推出之后,馬上被國內芯片廠商熱捧。
因為RISC-V架構是開源免費的,不存在卡脖子風險。同時RISC-V指令集簡單,只有幾十條,企業還可以自己拓展,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于是我們看到,國內的芯片廠商,是積極擁抱RISC-V架構,在RISC-V基金會的3180名會員當中,中國企業占比近一半。
RISC-V基金會目前的25家最高級別的Premier Members會員當中,中國廠商的數量達到了14家,超過一半,可見中國廠商對RISC-V有多歡迎。
同時,中國廠商也推出了眾多的芯片,拿阿里為例,從低功耗領域,到高性能計算領域,均推出了相應的RISC-V芯片,還有各種IP核,設計平臺。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出貨100億顆RISC-V芯片中,50%是中國廠商貢獻的,而預測到2025年,全球RISC-V芯片出貨量將高達800億顆,成為與ARM、RISC-V并列芯片架構。
當然,也有人擔心,RISC-V由于是簡單指令集,功耗上可能有優勢,性能上沒有優勢,特別是因為開源免費,大家各自為戰,生態會比較割裂,無法統一。
不過,近日,RISC-V架構主要發明人之一Krste Asanovic表示,RISC-V沒有性能天花板和應用限制,未來兩到三年有望超越ARM、X86架構。
不得不說,這位專家的話非常大膽,很激烈,但不得不說,要實現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中國芯就再也不用擔心ARM、X86卡脖子了,我們直接拋棄掉這兩大架構,使用RISC-V架構即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