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女子為玩‘羊了個羊’看廣告被騙9萬元”的話題受到廣泛關注。“羊了個羊”小游戲火爆網絡,號稱“通關率不到0.1%”,讓玩家反復挑戰、觀看廣告,潛在風險隨之而來。一女子為獲取道具,觀看了貸款廣告,有資金需求的她便按指引下載并注冊了一款貸款APP,當看到貸款APP顯示有余額,為了提現,她按照客服指引累計轉賬9萬元,之后才意識到被騙。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打開微信小程序體驗了這款小游戲。這是一款消除闖關游戲,當消除遇到障礙不能繼續游戲時,要么重新開始,要么通過收看廣告來“復活”。該游戲只有兩關,而第二關難度陡增,也以此吸引用戶觀看廣告獲得“復活”機會。該游戲不設置充值渠道,用戶觀看游戲內嵌入的各類視頻廣告是游戲盈利的重要手段。
游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小游戲嵌入的廣告來自各種“接口”,如平臺選單、廣告聯盟推送或自行承接,無論是平臺還是游戲出品方,都需要對相關廣告的資質進行審核,對廣告抵達的內容問題、消費者投訴進行及時回應和處置,對于可能帶來投資理財風險的廣告,要主動添加醒目提示,對于出現明確詐騙內容的廣告,應該果斷關停并追究法律責任。
張書樂認為,小程序平臺、游戲廠商的監管責任不能缺位,否則不僅傷害用戶,也不利于品牌發展。
由于這款游戲的爆火,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牟利的機會,比如售賣輔助過關的外掛服務、冒充“羊了個羊”客服人員、通過銷售游戲道具、增加“復活”次數等手段進行詐騙。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中心研究員王鵬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羊了個羊”這種小程序游戲開發周期短、開發成本低,實際上在網絡上有很多類似的游戲。這款小游戲能夠爆火有多種因素,比如本身依托于微信小程序便于傳播;很好地把握住了用戶心理,大家難以過關反而形成了一定的社群傳播。但是這種小游戲成本低,后期一般也沒有更好的維護和開發,本身的長尾效應較短。
王鵬表示,這款小游戲不是一個技術創新行為,更多地可以理解為市場營銷行為。涉及到大量廣告就需要平臺方加強準入機制的監管,落實平臺責任。同時,嵌入廣告存在一定誘導消費的行為,用戶也要仔細甄別,不能盲目跟風。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