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要建立劇本殺行業的未成年人模式,對劇本殺予以規范,為未成年人構筑起一道保護屏障。對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新興業態而言,規范發展絕不是束縛手腳,只有厘清經營邊界和管理要求,明晰行業前景,才會有行業發展的未來。
日前,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對《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首次審議。針對流行于成年人社交圈的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正悄然演變出“兒童版本”,帶來的劇本質量參差不齊、管理形式亟待規范等問題,明確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范圍;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活動(據《北京商報》11月25日報道)。
近年來,劇本殺和密室逃脫作為新興的娛樂方式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推崇。在此背景下,“兒童劇本殺”概念逐漸熱了起來,在品牌營銷和推廣過程中,一些機構鉚足了勁,儼然一副尋找到新風口的架勢。從相關調查報道來看,不能低估兒童劇本殺市場的規范難度,同時還需警惕兒童劇本殺異化為另類學科培訓。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在全國范圍將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新業態納入管理。《通知》強調,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范圍;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應當在顯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劇本殺、密室逃脫越是人氣高,越不能忽略其亂象;越是狂飆突進,越需建立制動機制,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角度來看,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戲應適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不宜有過分驚悚、恐怖、暴力、血腥等因素和環節。尤其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良莠不齊的劇本內容會影響其對世界的認識和判斷。有些劇本殺場景設置陰森恐怖,內容摻雜了很多不適合未成年人接觸的元素,如任由其洞開大門,必然會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甚至誘發未成年人模仿的不良后果。
嚴管也是厚愛,合規方能致遠。要建立劇本殺行業的未成年人模式,在劇本、場景、道具等內容審核方面做好備案登記和分級管理,對劇本殺予以規范,為未成年人構筑起一道保護屏障就成為必要之舉。對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新興業態而言,規范發展絕不是束縛手腳,只有厘清經營邊界和管理要求,明晰行業前景,才會有行業發展的未來。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