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1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醫療AI領軍企業鷹瞳科技(Airdoc)牽頭,與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北京大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合作完成的“眼底圖像人工智能識別研發及在致盲眼病和心血管風險評估中的應用”項目榮獲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設立,旨在獎勵在本市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專業性。獎項評審委員會由政府相關部門主管科技工作的負責人和行業領域專家組成,獲獎項目多由高校、科研院所牽頭完成。此次鷹瞳Airdoc作為牽頭單位獲得該獎項,彰顯了政府及專家對其在視網膜影像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與產業落地的高度認可。
視覺損害和致盲眼病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相關數據統計,從1990年到2019年,我國中度視力損失人數增加了133.67%,重度視力損失人數增加了147.14%,盲人數增加了64.35%。由于我國眼科醫生總量絕對不足且分布不均,應對患者人數的激增,亟需準確且高效的輔助診斷工具。
心血管病給居民和社會帶來的經濟負擔日漸加重,亦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吨袊难芙】蹬c疾病報告2021》披露,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已居我國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6.74%,城市為44.26%。也就是說,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針對心血管病,預防大于治療,做好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需主動評估心血管病風險,盡早管控危險因素。
眼底視網膜是全身唯一可以無創、直接觀察血管和神經的組織,通過眼底圖像,不僅能診斷眼部疾病,也能觀測心血管病等全身性慢病及其進展。項目通過構建眼底圖像數據庫和服務云平臺,研發常見致盲眼病人工智能診斷模型與心血管事件人工智能預警模型,為規?;烂ぶ蚊ず托难懿∫患夘A防提供了準確、高效、無創、便捷、高通量的診斷和評估工具。該項目成果豐厚,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