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月9日,弘康人壽聯合阿里云宣布,其核心系統已全部完成云化升級。此次升級的核心系統包括保單中心、理賠中心、記賬中心、交易中心、產品中心等5大業務中心,還有70余個子業務系統。全面上云后,云化技術架構解決了原有業務性能瓶頸,符合業務預期,且整體性能優于原有技術架構2倍以上,部分性能指標在5倍以上。
弘康人壽成立于2012年,由于成立之初正處于移動互聯網大潮,弘康人壽沒有采用傳統壽險公司通過代理人銷售的方式,而是創新性采用了互聯網銷售保險的模式。憑借著爆款產品和流量紅利,弘康人壽開局就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業績——2013年,弘康人壽成立后的第一個完整年度實現盈利,打破了壽險公司“七平八盈”的規律。
但由于各個電商以及金融平臺的交易流程和技術標準不一致,保險公司只能為每個銷售平臺建設單獨的交易系統,且彼此隔離,不僅數據難整合,也無法形成統一的銷售管理。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保險公司采用了相似的技術路線,即通過“核心系統外包開發+IDC數據中心租賃”的模式來承載核心保險系統。
2019年以來,弘康人壽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構建包括了保單中心、理賠中心、記賬中心、交易中心、產品中心的中臺架構,實現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中臺重構完成后,公司實現了多平臺7*24小時的產品銷售、理賠服務。然而,公司的核心系統依舊運行在IDC機房。由于數據分別存儲在金融云和IDC兩個平臺,出現了數據同步慢等一系列問題。與此同時,隨著保險業務對在線化、敏捷化等需求日益旺盛,升級核心業務系統的技術能力也迫在眉睫,弘康人壽決定開啟核心系統云化改造。
2022年,弘康人壽攜手阿里云技術團隊,進行了多輪深度方案共創。經過不斷推演設計后,雙方確認了核心系統云化實施方案,并于今年11月成功實現了5大業務中心,70余個子系統的全部上線。
核心系統云化完成后,弘康人壽提升了基礎架構穩定性;降低了構建兩地三中心應用容災成本;產品創新的時間可以縮短至天級別,技術棧本身也是先進的生產力;基礎架構運維預算大幅下降20%。目前,弘康生產業務系統完全由阿里云支持,應用災備中心也由阿里云跨地域數據中心提供。
弘康人壽信息技術總監王潤海表示,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此前弘康用了兩年左右時間來實現業務系統化、構建業務標準化,實現了自主開發設計能力。隨著核心系統云化完成,公司在數字化轉型上又邁進一步。
“每家保險公司都在談云,談數字化轉型。但用上云其實只是轉型的起點,因為用云之后,業務的科技成本會顯性化,團隊才會有動力去優化成本,因為這個月優化成本了,下個月就能體現在賬單上,也就是先增效,再降本。后續,弘康還將在數據同步、數據運算、數據開發、數據展示等方面持續升級,提高運營、研發效率。而保險公司的效率越高,客戶的成本越低,服務越好。我想這是弘康數字化轉型最大意義。”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