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由互聯網問答社區知乎發起、中國科學報社支持的2022年度科技進展評選結果暨首屆“知乎科技榜”公布。該榜面向2022年全球范圍內發生的重大科技進展,由知乎網友投票選出。
憑借專業、認真的獨特社區氛圍,知乎長期以來受到科學研究、科學普及領域的廣泛關注。許多知名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學愛好者,長期在知乎分享自己的科研進展,探討科研心得感悟。這份榜單背后,知乎聚集了高濃度的科研人群進行“專業背書”,讓更多普通人參與到“多元討論”,使得知乎不僅成為深受科研人群歡迎的社區,也成為了大眾獲取和討論科學知識的第一內容平臺。
知乎的“科技奧斯卡”
【資料圖】
知乎的這次科技榜評選自2022年12月啟動,分為公開征集、知乎答主評審團投票和專家委員會終審等3個環節。答主評審團由42位知乎科學領域的優秀創作者組成,他們覆蓋航天、地質、生物、物理、天文、數學、機器學習等眾多細分領域,具有扎實的從業經歷和豐富的經驗積累,且保持著對科學話題的長期關注和持續創作。由院士領銜的15位專家委員,最終對評選結果進行科學性審核。
作為知乎的“科技奧斯卡”,該榜單分為國內科技榜和國外科技榜兩部分。發布榜單的同時,知乎還邀請到多位科學家到知乎社區進行“親自答”,詳細解讀這些科技進展的意義和價值,講述科研成果背后的故事。
“夸父一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衛星工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甘為群,在知乎發表“親自答”。他說,入選知乎科技榜,是對“夸父一號”衛星工程和科學團隊的鼓舞和鞭策?!翱涓敢惶枴笔且粋€大科學工程,其6大系統涉及數十家單位,前后各階段參與研制的人員達數百人。能夠走到今天,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是難以想象的。衛星完成在軌測試階段后,將交給科學應用系統管理,屆時科學應用系統將攜手地面支撐系統共同維護衛星的科學運行,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圍繞“夸父一號”觀測結果的太陽物理前沿研究將全面展開,希望屆時不僅能成為中國太陽物理研究的熱點,也能成為國際太陽物理的研究熱點。
在"知乎科技榜"之前,評選科技進展一直專屬于學術團體。此次知乎是首次以用戶為評委進行評選??破諘r報總編輯陳磊表示,“知乎科技榜”為公眾了解國內外科技進展呈現了一個全新視角。榜單既仰望天空,展現人類探秘耿耿星河,一窺宇宙之無窮;又腳踏實地,關注人類能源、糧食安全、生命健康等亟待破解的現實難題。榜單由知乎的科學領域頭部答主投票產生,這種方式激發了廣大網民的求知欲、探索欲,體現更多的互動性、參與性,以一種親民的方式讓大眾觸摸科學,推動了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齊飛”。
權威認可,知乎與科研雙向奔赴
“知乎逐步架起了學術與大眾之間的橋梁”。中國科學報社科學傳播中心主任潘希表示,知乎在科學領域堅持不懈的耕耘,獲得了科普機構和媒體的認可。知乎聚集了一大批擁有專業背景的科研群體,他們不僅在知乎進行科普寫作,也在知乎進行學術交流,將科學精神帶入互聯網。
2017年,知乎就嘗試在年度盤點中回顧知乎用戶最關注的科技話題。從2021年開始,知乎得到科普中國支持,每年聯合舉辦“向科學要答案”盛典,邀請權威機構、科研學者和知乎答主一起,展開科學傳播和跨界交流。2022年知乎“向科學要答案”活動,瀏覽量高達51億,累計獲得1822萬次贊同。
12年來,知乎成長為中文互聯網最大的問答社區,沉淀了海量的優質內容。在知乎與大眾進行交流,也逐漸成為科學界權威人士的普遍選擇。據了解,知乎用戶中科研人群總量超540萬。
2022年11月,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在知乎發布回答,就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的論文成果和自己的人生經歷與網友互動。在此之前,人工智能領導者吳恩達入駐知乎,亞馬遜首席科學家李沐成為知乎新知答主。在“如何系統學習機器學習”的問題下,吳恩達詳細梳理了機器學習的步驟和在不同階段應當涉獵的領域,收獲了近萬次贊同。張益唐的回答發出后,迅速沖上知乎熱榜,網友們紛紛留言。
專業多元,科技榜也是熱議榜
此次上榜的科技進展,在知乎上都能找到專業且多元的回答。評選結果顯示,知乎用戶最關注的是航天領域的進展。中國科技榜排名前列的“天眼”和天宮空間站,知乎相關內容瀏覽量分別高達2040萬和3633萬;世界科技榜上,“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排名首位,知乎社區內的內容瀏覽量也高達1910萬。
在“天宮空間站”的議題下,不僅有航天領域答主“我們的太空”作出的關于空間站交會對接的回答,也有數碼領域的知乎答主“Tim Pan”拍攝的火箭發射視頻解說。此外,還有眾多生物學、科幻電影的知乎答主就“空間站種菜”的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知乎航天話題優秀答主“太空僧”深度解讀了韋伯空間望遠鏡傳回的第一張全彩深空照片,并在回答中寫道:“人類的好奇心的觸角現在再一次通過韋伯望遠鏡伸向了宇宙的更深處。我們要暫時拋開國家的紛爭,從全人類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边@一回答得到了4700多次贊同。
截至目前,知乎社區內容總量已累積超5.79億條,科學是其中的基石領域之一。知乎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源曾多次表示,無論科學領域是不是風口、有沒有流量,知乎都將始終堅持在科學領域的投入。(完)
附:
首屆“知乎科技榜”--國內科技榜
1、中國天眼 FAST 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2、中國空間站完成在軌建造,中國空間站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3、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現重大突破
4、我國科學家將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5、“夸父一號”發射成功,并發布科學圖像
6、科學家首次發現并證實玻色子奇異金屬
7、新技術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電解制氫
8、我國科學家發現玉米和水稻增產關鍵基因
9、我國迄今運載能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力箭一號”首飛成功
10、我國科學家實現百公里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間頻率傳遞
首屆“知乎科技榜”--國外科技榜
1、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順利入軌首次傳回照片
2、銀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張照片面世
3、首個完整人類基因組序列公布
4、世界首臺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打破速度記錄
5、新電極療法助癱瘓人士重新行走
6、人類首次成功改變小行星軌道
7、歐洲裝置創造核聚變能輸出新紀錄
8、人造心臟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9、人工智能加速“原創”新蛋白質設計
10、量子計算機首次成功模擬蟲洞
以上圖片為知乎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