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二手手機評估價格提高消費者出售意愿,手機到手后再通過“挑毛病”甚至“制造暇疵”的手法惡意壓低二手手機回收價格,近日,多名消費者向魯網投訴表示二手電子產品回收企業小當回收存在的“套路”消費者的行為。
“我原來手機是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充進電,我自己是驗過的。”一位來自廣東江門的消費者告訴魯網記者,其在某購物網站參與了以舊換新的活動,在購買了新手機后,小當回收對其原來的舊手機給出了171元的評估價以及20元的補貼。
“手機到了小當回收,評估師跟我聯系說手機充不了電,最后說只能給我6塊錢。”這位消費者氣憤的表示,“回收之前我都有手機的錄像和照片,充電完全沒問題,賣廢鐵也不止這個錢。”
(資料圖)
他還告訴記者,在他表示對評估結果不認可之后,客服在此后回復他稱手機存在開不了機的問題,并最終將評估價提高到了60元,“他們內部的前后說法也不一致。”
“誰會在乎這一百塊錢,關鍵是企業這種惡意壓價的行為太惡劣。”他表示,“我投訴之后才發現小當回收有這么多人投訴,我覺得他們是通過這種惡意壓價的方式進行牟利,通過惡意壓價賺取中間差價。”
另外一位消費者王翔(化名)也出現了同樣的遭遇,他告訴記者,他也是在某平臺參與了以舊換新的活動,當時小當回收線上給出的評估價是400多元,但是當手機寄到小當回收后,評估師表示首先手機屏幕存在較多劃痕,其次手機有過拆機,“最后說只能給不到200塊錢。”
“就怕出現說不清楚的問題,我在郵寄之前還專門拍了視頻和圖片,我的手機實際上是沒有劃痕的。”王翔告訴記者,手機一直是自己在使用,也從來沒有拆機維修過。
“劃痕都是他們偽造出來用來惡意壓價的。”王翔非常確定的告訴記者,在不同意回收并拿回手機后,他發現手機上所謂的劃痕都是可以被擦除掉的。“這應該是他們慣用的伎倆,通過高評估然后惡意壓價應該是他們牟利的手段之一。”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發現,關于小當回收通過歪曲實際情況進行惡意壓價的質疑和投訴為數眾多。
“這個機子說實話就沒怎么使用,怎么可能老化透字,明明顯示完好正常,我家有3個pad,這個基本就不使用,最離譜的來了,他們說屏幕有劃痕,我看他們拍的照片連我屏幕鋼化膜都沒撕,就說有劃痕,請問他們是有透視眼可以透過鋼化膜看到劃痕嗎?”這位投訴者稱,“我還拿著手機到二手市場去問過價格跟預估的100多差不多,到他們這里就直接惡意壓價砍一半。”
還有消費者指出,其個人使用的手機一直貼膜使用,并不可能出現劃痕問題,“當時順豐回收檢查也是沒有問題的,但到了他們手里就出現了各種問題,商家給我發來的檢測圖片也模糊不清,根本看不出有他們說的種種問題,所以我有充分理由懷疑小當回收旗艦店刻意隱瞞和扭曲實況,刻意壓低回收價格。”
為何頻繁出現惡意壓價的舉報投訴?公司是否存在通過虛構事實、惡意壓價的方式牟利?記者撥通了小當回收的客服電話,客服回應稱:“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會惡意去損害用戶的機器,我們只會愛惜的,我們對機器只是一個正常的檢測并且我們不會損壞他的機器的,我們在質檢過程是有全程監控的,是在監控下操作作業的。如果消費者有質疑,我們會根據消費者的質疑提供相關的證據。”
公開資料顯示,小當回收的運營主體為深圳市當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24日,法定代表人鄧超,注冊資本500萬元,重慶市當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
重慶市當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則由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東莞市當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分別持股50%、30%和20%,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邊浩宇。在媒體2019年的報道中,邊浩宇身份為OPPO零售總監。
來源:魯網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