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贏卡貸發送給緊急聯系人的催收短信。
金融借貸APP借款門檻較低,宣稱留下個人信息就能快速借款,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蓪嶋H上,如果用戶逾期未還款,不但可能面臨高額利息,而且借貸平臺往往會通過多種渠道獲取借款人親友的聯系方式,對他們進行電話和短信騷擾。
(資料圖)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催收”,看到有39萬余條投訴,涉及小贏卡貸、羊小咩、小花錢包等多個借貸平臺。不少消費者甚至稱,自己既未借款也未注冊APP,卻頻頻遭到借貸平臺的電話和短信騷擾。
無端成為緊急聯系人
前幾個月,消費者王女士收到羊小咩、小贏卡貸金融消費平臺的催收電話,稱張某某逾期未還該平臺借款??伤⒉徽J識該借款人士。
今年春節期間,小贏卡貸開始對王女士進行電話催收。無奈之下,她撥打小贏卡貸官方電話反饋騷擾情況,客服人員稱:“借貸人張某某向平臺借貸逾期未還,并將你設置為緊急聯系人。”經過一番溝通,小贏卡貸的電話才不再打來。
然而,從3月初至今,羊小咩又開始每天通過自動播放的語音對王女士進行電話騷擾。語音消息稱:“這里通知張某某的羊小咩欠款,他已滿足逃廢債標準,法務部聯合催收部,全面覆蓋加大催繳力度,請讓張某某登錄APP還款,否則會對有關聯的人員帶來影響?!泵刻斓拇呤仗柎a顯示來自不同省市,即使拉黑,隔天也會換號再次撥打;如果拒接,間隔幾小時就會換號再次撥打。
為此,王女士多次撥打羊小咩官方電話,被提示對方忙線中。3月22日,她終于撥通人工座席,對方稱將向相關部門反映。但截至發稿時, 此事仍未得到妥善解決,王女士每天依舊接到羊小咩的催收電話。
記者在社交平臺和投訴平臺看到,多名消費者反映自己無故被借貸公司的電話或短信頻繁騷擾。
家住河南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未進行過任何金融消費借款,也不認識催收短信中的借款人,卻莫名其妙地成為“緊急聯系人”,已被中郵消費金融的短信“轟炸”兩年多了。
那么,借貸平臺對借款人預留的聯系人身份核實嗎?是否需要告知對方已成為借款人的緊急聯系人?
記者就此問題聯系羊小咩客服。客服卻答非所問:“需要按照流程填寫?!毙≮A卡貸客服則稱不會聯系告知,只有借款人逾期時才會聯系緊急聯系人。
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北京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我在平臺借貸后因家庭變故出現了逾期,通訊錄里的聯系人電話已被打爆,只能逐一向朋友們道歉?,F在,已經基本等同于‘社死’。”
網友“cherry”說,去年4月在我來數科平臺借款,因為逾期未還清欠款,平臺多次打電話到單位,并稱如果不還清就告訴單位領導?!拔乙膊磺宄麄兪窃趺粗牢覇挝坏?。”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小贏卡貸APP注冊時看到,借款額度范圍為2000元到20萬元。除了姓名、身份證號外,隱私協議顯示還需要“同意向我們及第三方服務方提供您的身份證照片、人臉識別信息、月收入信息、居住城市和詳細地址、緊急聯系人信息、常用聯系人信息、手機實名信息、儲蓄卡信息”。
據了解,小贏卡貸是小贏科技旗下的小微信貸服務平臺。記者在其隱私協議頁面看到,使用小贏卡貸平臺向資金提供方申請借款及在商城板塊購物服務過程中,小贏卡貸還會收集位置信息;收集與借貸審核相關的短信記錄、通話記錄、圖片日志信息;小贏卡貸及其合作機構可能會獲取通訊錄信息;使用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可能需要進行身份證驗證,需要使用設備相機/照片,以及錄音權限。
記者下載羊小咩APP看到,除線上購物外,該平臺還有“我的卡包”服務,包含“享花卡”“備用金”。其中,備用金即現金借貸分期還款服務,由“羊小咩”合作持牌金融機構提供放款。頁面顯示“免費申請,審核只需1分鐘”。記者點擊“立即申請”后,頁面顯示,借款需通過信用授權,進行身份證認證、人臉識別、基礎資料認證等,且必須勾選同意《信息授權等相關協議》。點擊該協議,相當于默認同意個人信息查詢及使用綜合授權書、個人信息收集及使用綜合授權書、人臉核實授權協議、征信授權書等6份授權,但協議的具體內容沒有顯示。
記者向羊小咩在線客服咨詢上述授權協議具體內容,希望能了解到該協議收集個人信息的程度。客服稱:“具體要以頁面顯示為準?!苯浂啻螠贤?,客服并未將協議內容發給記者。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查詢了解到,羊小咩的主體公司為北京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據其官網介紹,羊小咩是個一站式生活消費服務平臺。
提交借款申請時警惕通訊錄被讀取
那么,自己的通訊錄聯系人是如何被借貸平臺知曉,并被用于催收的呢?
曾做過催收業務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提交借款申請時,借貸APP一般都要求獲取位置和通訊錄等權限,所以借款人的通訊錄信息已被讀取?!耙坏┙杩钊擞馄诓贿€款,撥打借款人的緊急聯系人電話仍不還時,就會撥打通訊錄里聯系人的電話。這也是大家經常說的‘爆通訊錄’?!?/p>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下載借貸APP時,個人信息被相關經營者過度索取和使用,這是典型的個人信息被濫用且用戶不自知情況。
為了規范整個金融服務市場有序發展,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質量水平,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該辦法專門設立第六章“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權”,兼顧充分利用數據價值和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機制,并開展全流程分級分類管控。同時,對于各類違規獲取、濫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明令禁止,對金融機構催收及委托外部機構催收的行為也進行了規范。
“無論是向借款人的通訊錄聯系人,還是向被定義為緊急聯系人的人催收,都侵害了人們的合法權益。借貸平臺違規催收,涉嫌侵害了《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所規定的消費者享受的生活安寧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的權利,應當依法全面治理?!焙摫硎?,未來,金融消費領域的消費者保護工作將不斷加強,并將在立法執法等方面充分體現。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