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30日,主題為“智物流·慧生態”的第六屆全國貨運物流行業年會暨中國(東疆)數字貨運與智慧物流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吸引了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數字貨運企業、物流裝備企業等代表參加會議。福佑卡車運營副總裁顏潮應邀出席。
圖:顏潮出席對話數字貨運論壇(左二)
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數字貨運物流發展報告》。根據報告,近年來我國數字貨運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數字技術在改進傳統貨運產業、推進物流行業降本增效提質方面效果明顯。2022年我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在5萬億元左右,其中數字貨運整體市場規模約為7000億元,市場滲透率約為15%。
截至2022年底,全國數字貨運平臺整合社會零散運力594.3萬輛,整合駕駛員522.4萬人。2022年全年共上傳運單9401.2萬單,同比增長36%。《2022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七成的貨車司機使用過數字貨運平臺,數字貨運平臺已成為廣大貨車司機承攬貨源的重要載體。
但公路貨運本身受諸多條件限制,比如貨物體積、車廂載重等因素,加上地理跨度大、時間周期長,要實現貨物、貨車、司機三者高效運轉是復雜且長期的過程。福佑卡車運營副總裁顏潮在會上表示,過去幾年乃至現階段,行業內主要解決的還是信息化、標準化以及效率最大化三個問題。
在數字貨運平臺出現之前,訂單發布依靠區域聚集、熟人介紹、傳單廣告等方式,信息傳遞困難,司機為了接一趟活往往要在物流園等好幾天。顏潮認為,平臺早期階段主要做的是線上化工作,也就是讓信息更加公開透明,互聯網高效的鏈接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匹配效率,讓供需雙方的匹配時間從過去的幾天提升到如今的幾分鐘甚至十幾秒。
基于信息線上化,數字貨運的重心就聚焦在標準化上,包括運價標準化、服務標準化、信用標準化。顏潮談到,以運價為例,不同于客運按公里定價,整車運輸市場的定價過程更為復雜,福佑卡車的智能定價系統通過前期海量數據積累,再結合車型車長、距離、天氣等影響因素,實現秒級精準定價,為貨主與司機省去大量議價時間。
傳統公路貨運普遍存在的“三空”(空駛、空置、空載)現象,造成了運力資源的閑置浪費,因此,數字貨運平臺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智能化,核心是解決效率問題。顏潮介紹,福佑卡車利用AI賦能運輸節點,打通線上車貨匹配及交易閉環,針對不同的運輸場景,對運單與運力精準預測實現最優匹配,參差不齊的運力得以統一標準輸出,有效降低車輛空駛率,提高交易效率。
自動駕駛卡車技術憑借提升道路安全、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燃油效率等顯著優勢,未來有望在數字貨運領域全面落地,推動整個行業跨入運力無人化的全新形態。作為自動駕駛產業鏈中的關鍵生態資源,數據、運力場景備受相關方重視。顏潮表示,福佑卡車擁有海量的真實道路場景、全鏈條的交易數據以及業內獨有的智能中臺系統,能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升級迭代和商業化落地提供賦能支持。(以上圖片中國網財經已獲授權)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