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4月19日訊 近日,第八屆HAOMO AI DAY再度開啟,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分享了對于2023年自動駕駛發展宏觀趨勢的判斷,并帶來毫末2023四大戰役進展、新主機廠合作成果和對智能駕駛產品能力迭代的新思考。
【資料圖】
對于2023年的智能駕駛市場,毫末的判斷是,今年是沖刺之年、大考之年。2022年度中國市場,乘用車L2及以上輔助駕駛前裝搭載率升至29.40%,前裝標配交付585.99萬輛。而毫末在去年預估,到2025年高級別輔助駕駛搭載率超過70%。張凱認為,這意味著智駕產品正在進入快速增長的全線爆發期,2023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當前,行業全面發力、更多的自動駕駛產品已在加速落地,而毫末在今年初公布的2023年四大戰役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張凱在會上介紹了毫末四大戰役的最新成果。
首先是“智能駕駛裝機量王者之戰”,首款搭載HPilot3.0的新摩卡DHT-PHEV即將重磅上市,第二款搭載毫末HPilot3.0的車型魏牌藍山也將在今年發布。毫末HPilot整體已搭載近20款車型。用戶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突破4000萬公里,HPilot2.0輔助駕駛日均里程使用率12.6%。海外布局方面,搭載毫末HPilot的車輛已運往歐盟、以色列等地區和國家,陸續交付到用戶手中,同時即將量產墨西哥版本及俄羅斯版本,接下來也將在中東、南非、澳大利亞市場陸續投放。
3月,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在每個年度基于前裝量產數據庫及定點車型庫數據進行了綜合評估,通過毫末前裝近20款車輛等數據研究,為毫末頒發年度高階智能駕駛系統量產份額領軍獎。第三方數據佐證毫末是中國量產自動駕駛絕對領軍者。毫末持續引領中國自動駕駛第一名。
其次是“MANA大模型巔峰之戰”,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數據智能體系MANA架構已迎來全線升級。截止2023年4月,MANA學習時長超過56萬小時,相當于人類司機6.8萬年。毫末打造的自動駕駛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雪湖·海若,已經完成基于4000萬公里量產車駕駛數據訓練,預訓練模型參數規模達1200億。“我們相信,DriveGPT雪湖·海若將重塑汽車智能化技術路線。”
第三是“城市NOH百城大戰”,中國首款可大規模量產落地、重感知城市NOH,已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開啟泛化測試。搭載毫末HPilot3.0并開通城市NOH功能的新摩卡即將重磅上市。到2024年有序落地100城。毫末會以“安全為先、用戶為先、規模為先”的原則,加速贏得城市NOH百城大戰。
最后是“末端物流自動配送商業之戰”,毫末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小魔駝已在商超履約、快遞接駁、校園配送、機場巡邏、餐飲零售、智慧社區、智慧園區、高校教育以及大氣環評九大場景開啟運營,加速商業化閉環。2023年3月,小魔駝2.0獲北京亦莊無人配送車車輛編碼,開啟亦莊運營。毫末也成為《無人配送測試規范》升級后,首家準許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公開道路,進行無人配送車測試的公司。
“毫末始終認為,自動駕駛是一個共同進退、共享成果的前沿產業。只有健康的生態伙伴才能支持毫末高速發展。”現場,張凱首次向外界公布了毫末6P開放合作的重要進展:目前毫末已與3家主機廠簽署定點合同,相關項目正在交付中。
毫末智行在6P合作生態上的重大突破,來源于客戶對毫末HPilot產品快速迭代能力的認可。毫末一直堅持場景化用戶體驗設計、人工智能技術、技術工程化能力均衡發展,不斷以數據驅動閉環的方式完善用戶體驗。張凱介紹,三個月時間,毫末在數據驅動六大閉環體系上實現多重進展:
一、在用戶需求閉環方面,毫末對駕駛相關場景數據持續分析,進一步完善產品策略,在道路曲率限速、換道時機、換道平順性、跟車控制平順性等產品性能上持續優化,并進行新功能的體驗反饋。
二、在研發效能閉環方面,毫末將數據驅動理念深入到包括產品需求定義、感知與認知算法開發、系統驗證環節等產品開發流程的各個環節,使得整體開發效率較去年提升30%。
三、在數據積累閉環方面,毫末在車端部署診斷服務的相關數據場景標簽覆蓋92%的駕駛場景,在離線評測升級上,實現場景數據庫到仿真測試用例的自動化轉化,覆蓋97%的用戶高頻使用場景,同時在大規模純視覺3D標注和場景編輯的能力和效率上均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四、在數據價值閉環方面,毫末大模型,正在持續挖掘自動駕駛數據價值并解決自動駕駛的關鍵問題。
五、產品自完善閉環,毫末實現售后問題處理速度較傳統方式的十倍效率提升,實現最快10分鐘定位售后問題。兩年時間有效提升產品提升點,問題閉環率達76%,并且實現8輪HWA性能提升和5輪NOH軟件迭代,幫助客戶成功實現8次OTA產品在線升級。
六、在業務工程化閉環方面,毫末進一步完善了從采集回流環節、標注訓練環節、系統標定環節、仿真驗證環節到最終OTA釋放環節的產品研發全流程工程化閉環。毫末不斷進步的數據驅動六大閉環能力,進一步加速毫末沖刺進入自動駕駛3.0時代的步伐,并形成相應的護城河。
張凱表示,“上一屆AIDAY時,我們判斷自動駕駛正在穿越寒冬,伴隨AI技術在自動駕駛深入應用邁入新階段。如今來看,AI不負眾望,毫末也更加篤定前行。我們始終相信,春暖花開,AI照亮未來。”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