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相關資料圖)
自2004年國內第一只ETF在上交所誕生至今,歷經19年時間淬煉,ETF憑借成本低、交易透明、風格穩定等諸多優勢,已然成為公募基金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尤其是在引領資金服務實體經濟,滿足投資者理財需要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4月22日,上交所“十九年十九城”ETF宣介會活動之嘉實基金專場在上海盛大開幕。
活動現場,上交所創新產品部副總監陳代云出席并致辭,國新投資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法律合規部總經理崔成鏘、長江證券(行情000783,診股)首席策略分析師包承超,嘉實基金副總經理張峰以及嘉實基金指數產品研究與發展部負責人呂玥先等多位業內專家齊聚一堂,圍繞中國宏觀經濟走勢、2023年市場投資機遇以及ETF投資策略等話題展開深入的探討,為投資者奉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投資盛宴。
嘉實基金副總經理張峰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之一,嘉實基金自2005年發行A股第一只滬深300指數基金以來,已經在寬基指數、行業指數、跨境指數及Smart Beta等方向廣泛布局30多只ETF產品。2019年嘉實基金推出了Super ETF品牌,Super ETF堅持被動投資的第一性原理,打造從寬基、風格到高景氣細分行業等全系列產品,通過主動投研能力驅動,尋找長坡厚雪賽道,為客戶提供全天候、交易及流動性便利的閉環選擇,帶來長期可持續的回報。未來Super ETF將提供更多的指數分析工具,能夠為投資者全方位分析被動產品,提升被動投資的體驗。另外,憑借在被動投資領域的綜合實力,嘉實基金已9次斬獲“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項,為業內最多。
實際上,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ETF作為金融工具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將更加突出。首先,不斷豐富的ETF產品線將助推經濟轉型升級。近年來,市場先后涌現出5GETF、半導體ETF、人工智能ETF等多個代表了新經濟引擎的產品,全力支持科技創新、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同時,ETF正在成為機構投資者和長期資金青睞。2022年滬市ETF投資者的持有意愿持續增強,滬市ETF總體呈現凈流入態勢,全年凈申購金額為2317.95億元,同比增長77.76%。從投資者數量上看,滬市ETF市場年末持有賬戶數601萬戶,同比增長10.28%。此外,滬市ETF市場投資者結構合理、生態完善,機構、散戶比例較為均衡,機構交易規模占比57.49%,略超普通散戶。
嘉實基金作為國內較早布局指數投資領域的基金公司,一直與上交所緊密合作、大膽創新,推出多個“市場首只”產品。首只雙創50ETF、首只科創信息(行情300730,診股)技術ETF、首只科創芯片ETF,為目前全市場科創行業ETF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另外,嘉實開發了多個特色產品,如稀土ETF、稀有金屬ETF、疫苗ETF等,均為全市場同類最大。并且,嘉實基金與國新合作的央企創新驅動ETF首發約133億,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今年5月,嘉實基金將再次攜手上交所、國新投資,發行央企現代能源ETF,為央企高質量發展助力、為豐富滬市ETF品類助力。
嘉實基金表示,未來,嘉實基金將在上交所的領導下全力打造更優的ETF生態圈,加深與各機構伙伴在ETF領域的合作,共同促進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嘉實基金在ETF產品的設計和管理方面具備優勢,我們將繼續豐富投資品種和投資策略,加強ETF產品的市場推廣和宣傳,提供多樣化的投教內容和更周到的客戶服務,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真正實現行業共同發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