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陳強
(資料圖片)
停車亂、停車難的社區如何破題?車位供求矛盾如何化解?北京市大興區清源街道187號院社區和189號院社區,給出了答案:“喚醒”地下空間。2個社區共計30000平方米的地下人防空間改造為停車庫后,預計將增加1000余個停車位。
車位配比1:10
停車難成居民“心病”
187號院社區和189號院社區內停車缺口都很大,2個社區里現有劃線車位總數才不到300個,但登記車輛卻有3000多輛。
“小區里車位得靠‘搶’。我下班晚,幾乎每天都得到小區外邊找地兒停,有時候轉上半小時才能找著車位,再走10多分鐘回家。”居民孫先生說,由于車位緊缺,有的居民不愿到外邊找地方,索性把車停在單元門前、路口拐角,很容易發生剮蹭。
記者了解到,為了緩解停車難題,2個社區的物業曾先后三次調查民意,從車位規劃區域、停車收費標準等方面尋求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可因為眾口難調,停車難、亂停車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解決,這也成為了清源街道社區治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人防空間改造
預計新增車位1000+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清源街道開始實地調查社區可利用空間資源。工作人員發現,2個社區內人防工程設施還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提議將人防空間改造成為地下車庫。
最終,在街道的牽頭下,社區、物業、居民代表等各方達成一致,定下了將社區人防空間改造為地下停車場的方案。
目前,187號院社區和189號院社區的部分地下空間里,粉刷掉漆墻面、維修照明設施等改造項目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這些地下空間共計30000平方米,預計將新增1000余個停車位。
長效治理
24小時守護車輛安全
清源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2個社區的物業公司將為改造完成的地下車庫安裝攝像頭,24小時守護居民車輛停放安全。
此外,在地下停車庫正式投入使用后,物業公司還將組織保安每日不定期開展巡邏,確保所有車輛各歸其位,同時,建立車輛出入登記臺賬,及時清理僵尸車,有效避免地下車庫資源浪費。
清源街道供圖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