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1)絕對數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國國土地面積144億畝。
2、其中,耕地約20億畝,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9%;林地18.7億畝,占13.92%;草地43億畝,占29.9%;城市、工礦、交通用地12億畝,占8.3%;內陸水域4.3億畝,占2.9%;宜農宜林荒地約19.3億畝,占13.4%。
(資料圖)
3、 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4、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頃,我國人均僅0.1公頃,人均草地世界平均為0.76公頃,我國為0.35公頃。
5、發達國家1公頃耕地負擔1.8人,發展中國家負擔4人,我國則需負擔8人,其壓力之大可見一斑,盡管我國已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溫飽問題,但也應注意到,我國非農業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將逐年減少,土地的人口壓力將愈來愈大。
6、 (2)類型多樣、區域差異顯著 我國地跨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其中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合計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71.7%,溫度條件比較優越。
7、從東到西又可分為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32.2%)、半濕潤地區(占17.8%)、半干旱地區(占19.2%)、干旱地區(占30.8%)。
8、又由于地形條件復雜,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類地形交錯分布,形成了復雜多樣的土地資源類型,區域差異明顯,為綜合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9、 (3)難以開發利用和質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較大 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是難以開發利用的。
10、在全國國土總面積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質裸巖占4.8%,冰川與永久積雪占0.5%,加上居民點、道路占用的8.3%,全國不能供農林牧業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6.9%。
11、 此外,還有一部分土地質量較差。
12、在現有耕地中,澇洼地占4.0%,鹽堿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紅壤低產地占12%,次生潛育性水稻土為6.7%,各類低產地合計5.4億畝。
13、從草場資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場有9億畝,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場約有20億畝,草質差、產草量低,約需60—70畝,甚至100畝草地才能養1只羊,利用價值低。
14、全國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每公頃只有79m3,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