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到過哪些有趣的童言童語?
第一次吃火龍果,吃得滿嘴紅紅的,寶寶弱弱地問:“我是不是中毒了呀?”;爸爸皮膚黑,媽媽比較白,超市買雪糕的時候,寶貝說:“爸爸是巧克力味的。”;走到鏡子面前的寶寶突然停下來,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哇,這是我最好的朋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似乎總藏著一個充滿想象力和童趣的世界。
(資料圖片)
總某種程度來講,其實成為父母,讓大人也擁有了過第二次童年的機會。當站在孩子的視角重新看待這個世界時,大人們內心的純真快樂也會被喚醒。
孩子,讓父母有機會重新長大一次。
六一兒童節前夕,Babycare邀請戰地記者周軼君從不一樣的視角出發,深度解讀“我的第二次童年”,引發了母嬰人群的共鳴和關注。
為人父母,會經歷第二次童年
周軼君身上有多個標簽,戰地記者、作家、導演,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曾走訪芬蘭、印度、日本等多個國家,拍攝《他鄉的童年》,探討教育的多樣化及本真意義。
在六一這一節點,Babycare特別邀請周軼君聊了聊“兒童節”這個話題。她提出了一個不一樣的觀點:為人父母會經歷第二次童年。在周軼君看來,成為媽媽與孩子的相處,是一段旅途的開始。有了孩子,父母有機會重新長大一次。父母常常習慣把孩子調教成期望中的樣子,卻時常忽略,孩子成人的過程,也是父母重新塑造自己的過程。
周軼君分享了小時候學自行車這件事,在經歷摔了又摔的辛苦過程后,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經歷一遍。但等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反而跟著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至于自行車,孩子早已在她不知道且未參與的情況下自己學會了。
父母對孩子由上至下的管教模式正在改變,他們也在學著從孩子的視角來觀察世界、思考問題。
在孩子們眼中,世界是充滿童趣和想象力的:大人很高大,貓貓狗狗是和自己一樣的大小,大樹是小鳥的停機坪,天空中的云朵是被風吹走的棉花糖……當大人們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往往會有新發現、新體驗。成為父母后,大人們能夠跟隨孩子的視角去重新感受一次世界,共同經歷一段難忘的親子之旅。
新世代父母的愛,是一場重新發現的旅程
周軼君對“我的第二次童年”的解讀非常契合新一代年輕父母的養育理念。如今走紅網絡的“松弛感帶娃”“90后硬核帶娃”,實際上推崇的也正是一種和孩子平等對話、共同成長的姿態——既不嬌慣也不強求。新世代父母的愛,是一場共同重新發現生活意義的旅程。
Babycare發起的“第二次童年”的討論,引發了不少年輕媽媽的共鳴,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再一次被拉近。作為一個“人群品牌”,Babycare很少做高舉高打的宣傳廣告,反而做了不少“不帶貨”的內容,持續與用戶深度對話。例如今年三八婦女節,Babycare邀請知名女演員熱依扎與周軼君對談,提到“成為媽媽和孩子的相處是一段旅途的開始”;去年,Babycare還請哲學教授劉擎來討論“人類為什么要生孩子”,都引發了用戶大量自發的討論。
在“六一兒童節”這一重要節點,Babycare也一直在倡導父母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從而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去年六一兒童節,Babycare 以陪伴了90后、95后一整個童年的“港風”為主題,打造復古風兒童節,讓“大齡兒童”們也過了一次六一兒童節。而今年六一,Babycare再次將目光放到“大朋友”身上,在線上發起了話題#人類幼崽帶給我的第二次童年#,鼓勵大家去發現人類幼崽眼里的世界,借孩子們的視角帶大人們重溫已經忘卻的童年記憶,喚醒他們內心的孩子和那份純真的快樂。同時在線下門店開啟“童言童語”小票文學互動活動,將用戶分享的真實故事留存下來,讓小票也變成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觸點。不僅如此,Babycare還在杭州、揚州、長沙三座城市,以孩童視角打造快閃主題樂園,讓更多爸媽跟隨孩子“重返”童年,獲得一次撒野的機會。
對Babycare和它的用戶來說,這不光是一場場品牌活動,更是一個父母與孩子共同經歷、共同成長的瞬間。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