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本輪融資估值約為640億美元,較巔峰期縮水三分之一以上
羊城晚報記者 沈釗
拼多多出海動作頻頻。2月9日,在拿下加拿大站點僅一個月后,Temu的觸角就延伸至澳大利亞及新西蘭。近日更是有消息稱,Temu英國站計劃于3月25日上線,非洲、拉美等地緊隨其后。此外,歐洲市場也在Temu的規劃內,或將在今年上半年上線。
(資料圖)
在拼多多海外揚帆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與另一個中國跨境獨角獸希音產生沖突。此前網上便有聲音調侃Temu與希音之間的內卷,稱希音被拼多多Temu狠狠地砍了一刀,千億估值縮水了超三分之一。
拼多多“燒錢”追趕希音
據統計,2022年9月Temu開始在北美地區上線時,其訪問量僅小幅增長到510萬,遠低于希音和Wish。但到了2022年11月,Temu訪問量達到3750萬,與Wish不相上下。到2020年12月,Temu的訪問量增長至4450萬,位居第一,超過Wish和希音。
正在海外狂奔的Temu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早在去年10月,便有公開報道稱,2023年Temu的總交易額目標為30億美元,未來5年將達成甚至超過300億美元的體量。
而300億美元,是希音原定2023年要達到的目標。300億美元,這是希音上線約14年才有望達到的目標。Temu則想要把這個時間縮短到5年,憑什么?
熟悉國內電商市場的人都知道,此前拼多多創造了國內最短時間達成萬億元商品交易總額的神話:在2019年,拼多多總交易額突破萬億元,此時距離創立時間不足5年,而國內另外兩個電商巨頭(阿里與京東)達到萬億元總交易額的時間,分別為14年和20年。
靠著燒錢補貼奪取市場份額,再做高客單價拉高總交易額,這是拼多多在國內已經取得勝利的戰法。如今Temu在海外魔鬼式的增長,也與這套戰法脫不開關系。
公開報道顯示,拼多多在海外建立了Referral Bonus(推介獎勵)機制,每成功邀請5名新用戶就可以獲得20美元的現金獎勵;面向美國華人,如果成功邀請5個美國當地新用戶下單,就送150元人民幣;Temu還通過各類折扣和滿減活動如“1美分選1”“用戶曬單贏獎金”引導消費者參與轉盤小游戲和分享商品鏈接,并邀請博主、網紅等多渠道協助推廣并給予返利傭金。
不僅如此,Temu還在幾乎所有媒體上進行廣告投放,只要是能夠帶來流量轉化的廣告位,如Facebook、Google、TikTok等,Temu都不會放過。
Meta廣告庫的資料顯示,僅僅去年10月份,Temu就在Facebook發布了1600多條廣告,而在2023年1月這個數字變成了6400條。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3日,Temu亮相美國第57屆“超級碗”(地位相當于中國春晚),買下了兩個廣告時段投放一條30秒的廣告,讓幾億美國人一下子都看到了它,成本是1400萬美元(約合9550萬元)。
據《中國企業家》的報道,自去年9月上線,Temu大概以每月10億元的規模來做營銷。而晚點Late Post分析稱,Temu上線兩月時,營銷費用就已投入約140億元,支出增速回到2021年二季度以來最高水平(39%),未來幾個季度可能還會維持該強度。
就在2月24日,還有市場消息稱,Temu業務KPI已調整為今年9月1日前,北美總交易額超過希音。Temu在內部會議中表示,為實現該目標,公司將投入200億元——幾乎相當于拼多多去年三季度利潤的兩倍。
公開報道顯示,由于新開通了澳洲市場,Temu團隊的規模,由今年1月份的1200人增長至大約1500人;其中技術團隊大約400人。Temu的擴張之路,顯然還在繼續。
希音“自救”能否奏效?
根據Sensor Tower數據,截至今年2月23日,Temu屢屢登頂美國應用商店榜首,總計下載量4000多萬,躋身增長榜第二名。3月,Temu已擁有超過5000萬注冊用戶和2000萬活躍用戶。瘋漲的用戶數帶來了規模效應,有報道稱,Temu當前在美國包裹數已經超過希音。不過,就目前而言,Temu與希音在規模上差距不小。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YipitData統計,截至1月29日的7天內,Temu刷新周度商品交易總額新高至4600萬美元。另有報道稱,Temu的單日成交額穩定在700萬美元。總交易額方面,YipitData數據顯示,Temu月度總交易額逐月上升,在今年1月達1.9億美元,上線5個月累計實現了約5億美元的GMV。
公開報道顯示,今年Temu的總交易額目標設置為30億美元,這意味著到今年年底,Temu的目標總交易額相當于希音如今體量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Temu對于希音而言也足夠值得警惕。
在今年3月8日,路透社爆料稱,跨境電商獨角獸希音將在本月內完成20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最快將在今年內上市。“融資”“上市”這些關鍵詞,如今已經頻繁地和希音聯系在一起。面對上述傳聞,希音方面表示,近期確實在進行新一輪的融資,但暫時沒有上市計劃。
對此,外界普遍認為,估值下滑、錯過最佳上市時機,是希音叫停IPO計劃的重要原因。浙商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Temu服飾及鞋履配飾對標希音,Temu抽樣單品價格低于希音30%以上,比如女士上衣,Temu的均價為6.40美元,希音為8.50美元。Temu在美國市場的用戶群25-34歲年齡段的受眾占比達到19.95%,其次為35-44歲年齡段,對應占比為17.58%,而希音的用戶群體集中在18-35歲之間。同樣走低價銷售、高SKU的薄利多銷路線,同樣針對中低收入、Z世代年輕消費者的,資本方很難不將希音與Temu作對比。相關報道顯示,希音本輪融資估值約為640億美元,較巔峰期的1000億美元縮水三分之一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后來者Temu,希音沒有心慈手軟。2022年12月,距離Temu正式進軍北美僅3個月,希音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地方法院對Temu提起訴訟。
此外,希音還從多方面出發,多管齊下試圖挽回市場信任。記者梳理發現,去年12月希音在日本開出了兩家線下門店。和此前的快閃店不同,希音東京門店為長期運營,200平方米的店面空間還不時承包各種時裝秀、專題展覽。今年3月,希音又在巴西薩爾瓦多新開了一家快閃店,計劃年內在巴西新開5家門店。
而在供應鏈端,希音也在持續加碼。日前,希音位于廣東肇慶的希音灣區西部智慧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在肇慶新區建設集智能分揀中心、訂單分撥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廠等于一體的智慧化園區,投入資金高達35億元。據了解,此次希音灣區西部智慧產業園是本季度肇慶市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建成之后,希音將會在供應鏈方面,形成覆蓋廣州、佛山、肇慶、江門等城市在內的供應鏈矩陣。
有分析認為,時過境遷,僅僅依靠供應鏈優勢也不能讓希音的增長神話再維持下去了。對于希音而言,在告別高速增長、估值狂飆的階段后,如何重構護城河、尋求可持續發展,才是首要任務。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