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 KMWE是荷蘭知名的精密零部件制造商,同時,也是ASML的上游供應商,其生產的產品被廣泛運用在芯片制造設備領域。如今,KMWE來華建廠,也意味著荷蘭方面對于芯片設備出貨的風向開始改變了。
今年三月份,荷蘭、日本、美國達成三方協定,進一步收緊了DUV光刻機等先進芯片制造設備的出口。從ASML方面的表態來看,目前只有NTX 1980i之前發布的光刻機設備可以出貨給中企,更先進一些的NTX 2000i型光刻機已經無法繼續出貨。
ASML供應商來華建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規避半導體技術的出口限制。同時,也透漏出了西方半導體公司共同擔憂的問題,那就是相關的技術若是無法出口,可能會面臨被取代的風險。
正如荷蘭ASML工程師所說,所有工具都是由人類設計和制造的,物理定律在荷蘭和中國是一樣的,如果,荷蘭公司能夠做到,那么,任何國家都有可能會做到。
KMWE來華建廠,實則是在擔憂以美國為首組建的芯片“秩序”,相關產品或技術無法出貨給中企,勢必會導致國內在該領域投入更多的研發資金。一旦國內在該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按照以往的慣例,中企就會用更低的價格和更優質的方案來搶占國際市場,這是KMWE等芯片公司所不愿看到的。
同時,這也映射出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以荷蘭ASML、KMWE為首的公司,實際上是不滿老美推出的相關規定的。因為,這些規定在限制企業自由出貨的同時,也嚴重損害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中國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對于芯片設備的需求是非常大。如今,老美卻通過一紙規定,硬生生的阻斷了企業之間的自由貿易,自然就會出現類似于“反噬”的局面。
而這恰恰也是美國所不愿看到的局面,所以,今年上半年老美在推動芯片產業轉移的同時,著重培養了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想要把大家過剩的設備產能輸出到日本,以緩解無法對中企自由出貨所帶來的影響。
從目前來看,荷蘭方面的半導體公司是不買賬的,尤其是國內在半導體設備領域頻頻傳出捷報后,ASML、 KMWE等荷蘭公司對于出貨中國的態度就突然變的堅決了起來。
日本雖然承接了很大一部分過剩的芯片設備產能,但是,對于仍在擴張時期的ASML、 KMWE等公司,這一部分產能是無法滿足對方的,加上限制出貨還要面臨被國產替代的風險,所以,干脆是直接選擇了來華建廠,以此來規避美國方面的監管。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