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摩爾定律走向極限的背景下,要想信息密度和速率得到進一步的有效提升,難度越來越大。而信息作為驅動人類向前發展的底層動力之一,正在爆發式地向前發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云計算、智能駕駛等領域。“光子”憑借超高速度、超強并行性以及超高帶寬、超低損耗的優異物理特性,被認為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石,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傳輸速率和功耗的問題。光子產業也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新興產業。
在2023中關村論壇前沿信息科技展區,紛繁復雜的“光子信息”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例如展區內,山河光電帶來了超表面光芯片,可以在兼具光譜、偏振、深度等功能的基礎上,將傳統攝像頭進一步微型化,變身“超級眼睛”,有望解決雨天、霧天、灰塵和黑暗等低光、低對比度等惡劣環境下的物體識別與探測問題,精確獲取到信息,應用于自動駕駛和安防等領域。同樣的技術還能應用于精準醫療,幫助癌癥的排查。
源杰科技展出的25G激光器芯片則為中國的高端光芯片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奠定基礎。據悉,信息傳輸領域,雖然5G已經很普及,對于公眾而言大部分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但是隨著通信和AI的發展,現有的傳輸速率和安全可靠性并不能滿足其需求,因此更高速率的光通信芯片尤為關鍵。源杰科技介紹,其生產的25G產品已大規模出貨,50G產品已處于客戶驗證中,100G產品研發進展順利。
信息處理領域,計算機一直在追求實現超越人腦。使用光子芯片的計算機,則可能實現像人腦一樣高速、低功耗的運算。曦智科技基于光子矩陣計算、片上光網絡和片間光網絡等核心技術研發的PACE,在單個光子芯片中集成了超過10000個光子器件,運行1GHz系統時鐘,運行NP完全計算問題的速度可達目前高端GPU的數百倍。
值得一提的是,展區內這些圍繞“光”研發出來的硬科技,背后都有早期投資機構中科創星的身影。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曾在多個場景中表示,光子技術是根技術,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核心技術。未來,光學成本可能會占到所有科技產品成本的70%。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責任編輯:Rex_29